[发明专利]浇筑ABR反应池折流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4244.X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5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何俨;柴占全;佘闻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C02F3/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钟继莲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筑 abr 反应 池折流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浇筑ABR反应池折流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ABR反应池即厌氧折流板反应池,是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其不仅生物固体截留能力强,而且水力混合条件好,常用于各种工业废水处理中,在进行好氧处理工艺前将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转化成易降解的脂肪酸,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方便后续的生化处理。
折流板竖向设置在ABR反应池内,将反应池分隔成串联的几个反应室,废水通过特定的流速进入反应池后沿折流板上下折流前进,依次通过每个反应池的污泥床,由于折流板的阻挡和污泥自身的沉降性能,污泥在水平方向的流速极其缓慢,从而大量的厌氧污泥被截留在反应室中,污泥不易流失,提高了反应器内部的污泥浓度,且各反应室中的微生物种群分布不同,从而保证了废水处理效果。
折流板包括上部的梁体和下部的板体,由于梁体高达2.6米左右,而板体为一斜面,与梁体成45度夹角,在浇筑时,通常将上部梁体和下部的板体分开施工,从而导致在梁体和板体的结合处产生施工冷缝,流过折流板的腐蚀性废水通过施工冷缝会对钢筋产生侵蚀,影响折流板结构,从而影响废水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浇筑ABR反应池折流板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将折流板上部梁体和下部板体一体浇筑,折流板成型质量好,梁体和板体结合处不会形成施工冷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浇筑ABR反应池折流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绑扎钢筋网:用钢筋按横向间距140毫米、纵向间距120毫米绑扎双层钢筋网,双层钢筋网之间绑扎马镫;钢筋网包括梁体钢筋网、板体钢筋网和腋处钢筋网,板体钢筋网绑扎在梁体钢筋网的下方、且与梁体钢筋网成45度夹角,腋处钢筋网绑扎在梁体钢筋网和板体钢筋网之间、且位于板体钢筋网向内弯折的一侧;
2)支设模板:在梁体钢筋网的两侧分别支设梁体支撑模板,板体钢筋网的两侧分别支设板体支撑模板,腋处钢筋网的外侧支设腋处支撑模板,梁体支撑模板、板体支撑模板和腋处支撑模板分别用脚手架的纵向支撑杆和横向支撑杆支撑固定,板体支撑模板的底部固定支撑在脚手架的纵向支撑杆上;将两侧的梁体支撑模板之间和两侧的板体支撑模板之间分别用对拉丝杆固定,将腋处支撑杆压在腋处支撑模板上,将单头丝杆的一端伸入腋处支撑模板内并与内侧钢筋网的钢筋焊接,另一端与腋处支撑杆固定,该腋处支撑杆固定在纵向支撑杆上;将斜支撑杆倾斜设置在板体支撑模板的上方、并且固定在至少两根横向支撑杆或纵向支撑杆上;将背支撑杆倾斜设置在板体支撑模板的下方、并且固定在横向支撑杆或纵向支撑杆上,将其顶端抵住板体支撑模板下侧的纵向支撑杆;在板体支撑模板上距腋处支撑模板下端200毫米处横向开设多个直径为60毫米预留孔;
3)浇筑混凝土: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混凝土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42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