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乡生态规划的绿化建设指数模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4958.0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2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饶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乡 生态 规划 绿化 建设 指数 模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绿化建设指数模型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用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来控制城市建设。这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绿地的比例,然而却忽略了草坪、灌木和乔木等不同绿地具有不同大小的生态效益,不能一概而论。为了提高绿地生态功能,约束绿地内涵,我们提出适用于城乡生态规划的绿容率指标体系,来引导城市生态规划重视绿地生态效益,合理配置乔灌草群落。
绿量率规划模型是绿容率指标体系中对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外,以叶面积指数反映绿地生态效益作为控制绿地建设指标的一种空间规划方法。它通过绿量算法模型计算目标区域现状的总绿量,结合城市规划的开发建设强度和规划选择的植物群落种类和绿化覆盖率等特性,计算规划绿量率,从而来控制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的绿地群落设计。
叶面积指数LAI(也称绿量率):单位面积内植物1/2的总叶面积。单株植物的绿量率计算公式:
Gv=4*Ga/(πCD)
注:Ga---规划建设总绿量 CD---冠径
地块的绿量率计算公式:
Gr=Ga/S
注:Ga---规划建设总绿量 S---地块面积
目前关于绿量率规划研究代表性就是新加坡王文礼将建筑容积率和叶面积指数结合提出绿色容积率。是指以对目标地块提出LAI值构想,通过技术手段和设计方法达到目标的LAI值,从而做到节约能源、保护自然景观和设计智能建筑的作用。此方法更多地探讨如何通过设计达到较高的绿色容积率,低碳环保,让人们享受绿色景观。至于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如何结合现状绿量,尽量科学地规划地块的绿量率,建立绿量率指标体系,来指导城市绿地空间设计尚未提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科学、合理地对目标区域进行植物配置的利用绿化建设指数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绿化建设指数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在目标区域内,对多个植被群落的构成、配置比例和面积进行调查,以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功能区,所述多个功能区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对应的绿化覆盖率;步骤S200,参考绿量计算模型计算各群落配置的平均绿容率;步骤S300,在计算单株绿量的基础上,参考群落配置比例计算某一绿地范围内的规划绿化值;步骤S400,计算区域内的其他每个绿地中植被群落的绿量值或现实绿量;步骤S500,按照不同的等级分区绿化覆盖要求,对屋顶垂直立体绿化折算绿地面积的比例对立体绿化面积乘以相关系数。,以得到目标区域的绿容率;步骤S600,根据折算率和每块绿地的总绿量计算目标区域内的总绿量;步骤S700,计算目标区域的绿化建设指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绿化建设指数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将绿容率,克服了现有存在的绿容率无法计算且主观性太强的缺陷,可以科学、合理地对目标区域进行植物配置。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克服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用的指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在控制绿地建设中无法反映绿地生态效应的缺陷,提出了绿容率规划方法模型。绿容率可以作为市域范围内自然绿地系统的控制指标来科学地指导市域林地、农田等地区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绿地规划建设活动的强度和范围。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利用绿化建设指数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设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乔木的绿容率的计算模型为
Ga乔木=LA=ea1*eb1*DHB-1*eMSE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灌木的绿容率的计算模型为
Ga灌木=LA=aH-b。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草本植物的绿容率的计算模型为
Ga草本=LAI*S,其中LAI=1.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植物群落的平均绿容率的计算模型为
LAI群落1=LAI植物1*P植物1+…+LAI植物n*P植物n。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每个功能区的绿容率的计算模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49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