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甲壳素脱乙酰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4963.1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王常高;郑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80 | 分类号: | C12N9/8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甲壳素 乙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甲壳素脱乙酰酶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生物发酵工艺用短柄梨孢帚霉(Scopulariopsis brevicaulis)制备甲壳素脱乙酰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可被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化工、农业、生物技术、高分子材料等许多领域,其主要来源于甲壳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化的产物,一般把脱乙酰度大于70%的甲壳素称为壳聚糖。甲壳素脱乙酰制备壳聚糖,国内外大都采用45%NaOH在较高温度下脱去乙酰基,该方法碱耗量大,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产品壳聚糖的特性不稳定(如:脱乙酰度不均匀、分子量变化大、乙酰基所在的位置不能固定等)。
在甲壳素酶法脱乙酰制备壳聚糖的过程中,常用的酶有:甲壳素酶、壳聚糖酶、甲壳素脱乙酰酶,从其作用机制分析,甲壳素脱乙酰酶是专一性的用于甲壳素脱去乙酰基的酶,它在脱乙酰的过程中,不会切断壳聚糖分子的的糖链,因此该酶在作用过程中不会降解甲壳素和壳聚糖。而甲壳素酶和壳聚糖酶甲壳素脱乙酰基的非专一性酶,甲壳素酶是甲壳素降解的专一性酶,壳聚糖酶是壳聚糖降解的专一性酶,这两种酶不适合于用来作为脱去甲壳素乙酰基的酶。
甲壳素脱乙酰酶(chitin deacetylase, E.C.3.5.41, 以下简称CDA)可以水解脱掉甲壳素上的乙酰基,因此,可以利用它代替现有的浓碱热解法生产高质量的壳聚糖;这不但可以解决目前壳聚糖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可以生产出某些用化学法不能生产的壳聚糖产品,如乙酰化程度均匀、分子量分布范围窄的壳聚糖产品,以及具有特定乙酰化位置的壳聚糖等。
自1974年,Araki Y.等最初从接合菌纲(Zygomycetes)的Mucor rouxii中发现甲壳素脱乙酰酶以来,1982年Kauss等又从半知菌纲(Deuteromycetes)的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中发现该酶的存在。在对几种真菌的深入研究发现Mucor rouxii(鲁氏毛霉)、Absidia coerulea(蓝色犁头霉)、Aspergillus nidulans(构巢曲霉)、两株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菜豆毛盘孢),Rhizopus oryzae(米根霉),Mucor racemosus(总状毛霉)和Rhizopus nigricans(黑根霉)Scopulariopsis brevicaulis(短柄梨孢帚霉), Metarhizium anisopliae (金龟子绿僵菌),Uromyces(单胞锈菌属)及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啤酒酵母),具有产甲壳素脱乙酰酶的能力。另外还发现两种细菌Vibrio alginolyticus(肠炎弧菌)及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也具有产甲壳素脱乙酰酶的能力。除上述微生物能产生甲壳素脱乙酰酶以外,有一些寄生在动、植物体内的生物体也具有产甲壳素脱乙酰酶的能力,给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49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