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显示屏防反光面罩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4983.9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3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谢光明;黄金红;吴辉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立翔艺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H05K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显示屏 防反 面罩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罩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LED显示屏防反光面罩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的功能是能够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散发出去。LED作为显示屏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及环保等优点,正因为如此LED显示屏被广泛地运用在交通、通信、医疗及体育等领域,并由此开发出了一大批与LED相关的产品,这其中也包括用于装饰和照明的LED产品,这些LED产品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种需要装饰的场合,如大型运动会、大型的节日及大型集会等,其作为装饰品起到美化布局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保护LED显示屏通常在其出光面设置透明的面罩,面罩固定于LED显示屏的前面,并与其形成整体结构,同时还能增加视觉效果。但是此类LED显示屏面罩的反光效果比较明显,当有其他光源光线照射到面罩上时,光线发生全反射,且全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与LED显示屏发出的光线相混合,这样会干扰LED显示屏正常的出光,影响其视觉效果。为了减少面罩的反光效果,目前行业的同类产品常采用如下方法,来克服上述缺点,其主要的解决方式如下:
1、在LED显示屏面罩的表面采取喷油的方式来减弱反光效果,但是这种喷油的方式受到环境的影响大,长期使用会使面罩所喷的油层掉落而影响面罩发光的目的;
2、选用黑色的纯PC材料作为面罩材料,但由于纯PC材料的质地较软,不能起到对LED显示屏保护和支撑作用,不能安装于对面罩有一定硬度需求的环境下;
3、选用PC+玻璃纤维作为面罩材料,虽然能够提高其强度,抗压性能比较好,但是面罩表面容易产生波纤纹及反光,影响LED显示屏的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LED显示屏面罩采用单一PC材料生产,面罩质地较软,支撑效果不佳或者采用PC材料与玻璃纤维组合生产,虽然能够克服增加面罩的强度,但容易产生波纤纹及反光,提供了一种LED显示屏防反光面罩的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ED显示屏防反光面罩,包括以下步骤:
S10、调和面罩材料,将PC材料与玻璃纤维均匀混合;
S20、加热处理,将均匀混合后的面罩材料加热直至其处于溶胶状态;
S30、加压处理,以大气压强为77~79帕斯卡的压力对处于溶胶状态的面罩材料施压;
S40、面罩模具预处理,晒纹处理面罩模具的内表面;
S50、注塑处理,将处于受压下溶胶状态的面罩材料注入面罩模具内完成注塑;
S60、冷却处理,将注塑后的面罩模具冷却,待冷却后取出成型面罩。
其中,所述步骤S50具体为:
S510、注塑第一阶段,将处于溶胶状态面罩材料的温度维持在255~265℃,气压为77~79帕斯卡,将面罩材料以68毫米每秒的流速注塑,维持3s;
S520、注塑第二阶段,将处于溶胶状态面罩材料的温度调整为245~255℃,气压为42~44帕斯卡,将面罩材料以35毫米每秒的流速注塑,维持2s;
S530、注塑第三阶段,将处于溶胶状态面罩材料的温度调整为235~245℃,气压为31~33帕斯卡,将面罩材料以25毫米每秒的流速注塑,维持1s。
其中,经所述步骤S50的注塑处理后在所述面罩的表面形成圆弧形凸条。
其中,所述步骤S40面罩模具预处理还包括步骤:预热面罩模具,将所述面罩模具加热至60℃。
其中,所述PC材料的比重为70%~90%,玻璃纤维的比重为10%~30%。
其中,所述步骤S10调和面罩材料后,还包括步骤:干燥处理,将均匀混合的面罩材料烘干。
其中,所述步骤S60冷却处理中的冷却温度的范围为5~10℃。
其中,所述步骤S60冷却处理之前还包括步骤:保压处理,以油压为50帕斯卡对注塑后的面罩模具施压。
其中,所述步骤保压处理中的保压时间具体为2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立翔艺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立翔艺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4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烯属聚合物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进行行人检索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