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挠性体动态变形的组合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5018.3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6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熙源;赵月芳;汤传业;方琳;张真真;徐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挠性体 动态 变形 组合 测量 装置 测量方法 | ||
1.一种挠性体动态变形的组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GPS测量单元,INS测量单元和计算机处理单元,GPS测量单元和INS测量单元分别与计算机处理单元连接,其中GPS测量单元包括3个GPS天线、差分GPS接收机、电源和通信设备,3个GPS天线、通信设备和差分GPS接收机顺序连接,3个GPS天线和差分GPS接收机分别与电源连接;INS测量单元由光纤陀螺仪、电源和三轴加速度计顺序连接而成。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体动态变形的组合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挠性载体上表面找到被测试变形点,在这一位置放置光纤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和GPS主天线,监测挠性体的动态变形;
(2)以主天线位置为原点,分别在载体坐标系的X轴和Y轴方向各选取一测试点,放置辅助用GPS天线,使之与主天线形成两个基线,尽量使两基线成直角分布,基线长度可变,每个GPS天线接收GPS载波信号后得出相位差,以供解算基线长度;
(3)光纤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放置在挠性体的测量点位置,通过实时监测载体的姿态变化,得出精准的挠性体变形;
(4)差分GPS接收机将GPS载波信号传输给计算机处理单元,光纤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将测试信息传输给计算机处理单元;
(5)计算机处理单元接收相关数据,调用GPS测量变形模块、INS测量变形模块和遗传粒子滤波模块,实时解算速度、位置、姿态参数信息,估计变形量,校正光纤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的参数误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挠性体动态变形的组合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计算机处理单元接收到GPS信号后,通过载波相位双差方程解算WGS-84坐标系下两基线长度,坐标系转化到地理坐标系下的投影后,由于载体坐标系的基线长度已知,解出载体坐标系到地理坐标系下的姿态转换矩阵,姿态转移矩阵的各参数通过反三角函数变化得到测试点的姿态,而被测点的姿态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即是该点的动态变形情况;计算机处理单元接受到光纤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数据后,通过惯性参数解算和滤波器估计被测点的姿态,被测点的姿态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即是该点的动态变形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50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