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载机蓄能节能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5285.0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5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曲金玉;任传波;李东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9/22 | 分类号: | E02F9/22;E02F3/42;F15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蓄能 节能 液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机蓄能节能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装载机广泛应用于矿场、基建、道路维修等施工场合,主要是以铲装土石、矿物等散状物料为主。由于其操作简单便捷,可大量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装载机已经成为重要的工程机械。
现有技术中,装载机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动臂油缸、转斗油缸、安全阀、滤油器、双作用安全阀、动臂手动联滑阀、转斗手动联滑阀以及开式油箱。装载作业过程包括行驶、铲掘、动臂举升、落铲斗、落动臂等进行循环作业,其中铲掘过程需要最大的发动机负荷,降落过程发动机仍然驱动油泵运转且不能回收动臂下落的势能,制动过程也无法回收装载机的动能, 因而装载机的油耗高、装载作业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降低装载机的油耗、提高装载作业效率的装载机蓄能节能液压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高压蓄能器、低压油箱和液压控制单元,实现液压能量的存储、分配、回收和释放,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装载机蓄能节能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高压蓄能器、低压蓄能器、动臂油缸、转斗油缸、滤油器、液压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液压控制单元集成安装有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一安全阀、第二安全阀、第三安全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第三电磁比例换向阀、第四电磁比例换向阀,液压控制单元设有与外部油路连接的油口7a、油口7b、油口7c、油口7d、油口7e、油口7f、油口7g、油口7h;
其中,第一电磁换向阀的P1油口与第一单向阀的P2进油口、液压控制单元的7a油口连通,第一电磁换向阀的T1油口与液压控制单元的7b油口、第一安全阀的T16出油口、第四电磁比例换向阀的T14油口、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的T4油口、第三电磁比例换向阀的T12油口、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的T5油口、第二安全阀的T11出油口、第二单向阀的P10进油口、第三安全阀的T9出油口、第三单向阀的P8进油口连通;
第一单向阀的T2出油口与第二电磁换向阀的P3油口、第一安全阀的P16油口连通;
第二电磁换向阀的T3油口与第四电磁比例换向阀的P14油口、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的P4油口、第三电磁比例换向阀的P12油口、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的P5油口、液压控制单元的7e油口、液压控制单元的7f油口连通;
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的A4油口与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的B5油口、液压控制单元的7h油口连通,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的B4油口与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的A5油口、液压控制单元的7g油口连通;
第四电磁比例换向阀的A14油口与第三电磁比例换向阀的B12油口、第三安全阀的P9进油口、第三单向阀的T8出油口、液压控制单元的7c油口连通,第四电磁比例换向阀的B14油口与第三电磁比例换向阀的A12油口、第二安全阀的P11进油口、第二单向阀的T10出油口、液压控制单元的7d油口连通;
液压控制单元的7a油口与液压泵的出油口连通,液压控制单元的7b油口通过回油管与低压蓄能器的回油口连通,液压控制单元的7c油口与转斗油缸的小腔连通,液压控制单元的7d油口与转斗油缸的大腔连通,液压控制单元的7e油口与压力传感器连通,液压控制单元的7f油口与高压蓄能器连通,液压控制单元的7g油口与动臂油缸的小腔连通,液压控制单元的7h油口与动臂油缸的大腔连通;
高压蓄能器是活塞式或气囊式蓄能器,低压蓄能器是充气式蓄能器,高压蓄能器的工作压力是18~35MPa,低压蓄能器的工作压力是0.5~5.5MPa。
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是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第四电磁换向阀、第五电磁换向阀和第六电磁换向阀是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储存装载机在动臂和转斗不动作时发动机的能量和车辆制动过程的能量,利用低压蓄能器回收动臂下降过程的能量,在动臂和转斗动作过程中由高压蓄能器和泵同时提供工作液压,这样可以使发动机始终在一个相对恒功率的经济工况下运行,提高装载机的工作效率,降低油耗。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装载机液压系统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装载机蓄能节能液压系统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5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