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珠光颜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5916.9 | 申请日: | 200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2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S·梅尔森;M·恩滕曼;M·杰克尔;M·马蒂亚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C1/00 | 分类号: | C09C1/00;C09C3/06;A61K8/29;A61K8/35;A61K8/92;A61Q19/04;C09D5/36;C09D11/02;C08K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宓霞 |
地址: | 德国达***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珠光颜料 | ||
本分案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0580027518.3、申请日为2005年8月10日、发明名称为“珠光颜料”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多重涂覆的玻璃薄片的珠光颜料,并涉及其用途,特别是用于油漆、涂料、印刷油墨、塑料中和用于化妆品配制剂中。本发明的颜料特别适用于将塑料着色,因为其具有提高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
背景技术
银白色颜料在许多工业领域中,特别是在装饰涂层中,在塑料中,在油漆、涂料、印刷油墨中和在化妆品配制剂中,用作光泽或效应颜料。
塑料在室内和室外应用,并且为了改进性能通常包含一系列添加剂,例如增塑剂、填料、稳定剂和防老化剂、润滑剂和脱模制、抗静电剂和着色剂。为了装饰的目的,将颜料,特别是银白色颜料或效应颜料加到塑料中。在此经常观察到不希望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所述颜料作为一方面和稳定剂和防老化剂作为另一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述的相互作用可能由于稳定剂和/或防老化剂分子扩散到所述颜料颗粒的表面,并在那里它们导致变黄反应,该反应经常也在黑暗中进行,特别是如果塑料包含酚类组分作为抗氧化剂、热稳定剂或UV稳定剂。
含有酚类成分的塑料从颜料浓度为0.01重量%起就显示出变黄。特别是如果空间位阻上容易获得的酚化合物存在于塑料中,则变黄反应在加工过程中就可能已经显示出来。相反,在空间位阻上难于获得的化合物的情况下,有时变黄反应在加工后18个月才发生。通常,在80℃的加工的情况下和在颜料浓度为例如0.1重量%下,在2小时内可用眼睛观察到变黄反应。变黄反应导致不美观的效果,特别是在颜料具有浅色调的情况下,并显著损害所述塑料体系的美感印象。变黄反应的原因经常是效应颜料的二氧化钛层的光活性,其极其加速在塑料或涂料中有机成分的光解分解。
塑料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由基于薄片状底材的效应颜料进行的着色,因为当所述颜料引入塑料中时该颜料受到相当大的应力。所述应力可能变得如此之大,以致于所述颜料碎裂并且其光学效果因此改变。薄片越大,当引入到塑料中时,薄片形状被破坏的可能性越大。具体而言,具有纵横比(直径/薄片厚度)为>50,非常特别优选为>100的效应颜料经常在引入时产生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珠光颜料,特别是具有高光泽和亮干涉色的干涉颜料和银白色颜料,其在聚合物中,特别是在含有酚的塑料和涂料中,具有增强的机械稳定性并且同时具有贮存稳定性。
已经令人惊奇地发现,显示出某种层结构并具有作为外层的煅烧的SiO2和/或Al2O3层的基于玻璃薄片的珠光颜料,当引入到聚合物中,特别是塑料中时,比例如基于云母薄片的银白色颜料,具有显著更高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
本发明因此提供基于玻璃薄片的珠光颜料,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如下层结构:
(A)任选地,由SiO2组成的层,
(B)折射率n>1.8的高折射率涂层,其基本上由TiO2组成,
(C)包含SiO2和/或Al2O3的低折射率层,
和任选地,
(D)外保护层。
本发明的颜料的特点不仅在于其光学效果,还在于其在聚合物中,特别是含有酚的塑料和涂料中显示出显著改进的贮存稳定性。所述颜料另外的特点在于提高的机械稳定性。与基于云母薄片的银白色颜料相比,在塑料中没有或仅轻微地观察到变浅/深黄,即本发明的颜料没有或仅轻微地显示出与塑料的表面反应。
本发明还提供本发明珠光颜料在如下方面中的应用:用于油漆,涂料,特别是汽车漆,粉末涂料,印刷油墨,安全印刷油墨,塑料,陶瓷材料,玻璃制品,纸,用于电子照相印刷工艺的调色剂中,用于种子中,用于温室薄膜和帆布(Zeltplanen),用作在纸和塑料的激光标记中的吸收剂,用作在塑料的激光焊接中的吸收剂和用于化妆品配制剂中。本发明的颜料另外还适合于制备含有水、有机和/或含水溶剂的颜料糊(Anteigungen),颜料制剂和用于制备干制剂,例如颗粒、屑片、丸粒、压块等。所述的干制剂特别适用于印刷油墨和适用于化妆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59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