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用果蔬农药降解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6512.1 | 申请日: | 201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2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耀强 |
主分类号: | A47J43/24 | 分类号: | A47J43/24;A23L1/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1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农药 降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水果和蔬菜上残留的农药进行降解的家用果蔬农药降解机,属于洗菜机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现时生活中,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忧虑也越来越多,人们担忧蔬菜水果中含有残留的农药,经常含用会导致慢性中毒,担心肉类含有激素、细菌超标,经常食用影响身体健康,为解决人们的这些顾虑,臭氧洗菜机应运而生。但臭氧洗菜机使用比较麻烦,需要把水倒入洗菜机中浸泡要消毒解毒的物品,再打开开关让其工作,工作完成后,再将水中的物品捞出,还得将洗菜机中的水放掉并进行清洗,使用比较麻烦。
在专利号为ZL03246486.X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解毒水槽,包括一底部安放布气片的水槽、控制外壳和上盖,在解毒水槽的控制外壳内装有气泵、臭氧管、输气管等,输气管与布气片相连,通过气泵将臭氧通过输气管送到布气片,再施放到水槽中的水中,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使用更为方便,利用水槽就能够对水中浸泡的蔬菜、肉类等物品进行杀菌及消毒,不足是需要对水槽进行改造,即使将主要部件安装在上盖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水槽中通常放有物品,输气管硬度不够,有时会被水中的物品挡住,使布气片不能深入到水下,并且水中的物品还可能压住布气片,使其中的臭氧不能有效释放出来。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不需要对水槽进行改造,并且送气管能够顺利到达水下一定深度,出气孔也不会被水中的物品覆盖住的农药降解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果蔬农药降解机,送气管具有一定硬度,能够挤开水中的物品到达水下一定深度,并且臭氧的出口不会被水中的物品档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果蔬农药降解机,由水槽盖1、分隔板2、电器总成3组成,分隔板2位于水槽盖1下方,与水槽盖内壁四周相交形成一个独立的密闭空间,电器总成3安置在该独立的密闭空间内,电器总成3包括电源线31、臭氧发生器32、气泵33、控制器34,在分隔板2下方设有中空的下端封闭的支撑座21;送气管22的一端位于分隔板2的上方,另一端向下穿过分隔板2进入支撑座21内,再从支撑座21下端的封闭端穿出,在末端形成中空的集气仓23;在所述的集气仓外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弥散孔24;在集气仓23外设有防护罩25,防护罩25上设有格栅。
所述的防护罩25套接或螺纹连接在支撑座21的下端。
所述的集气仓23上的弥散孔24的孔径在0.01-0.1mm。
所述的集气仓23设成球形或半球形或圆锥形。
所述的防护罩25的外壁为半球形。
所述的支撑座21的末端外沿设有外螺纹,防护罩25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所述的水槽盖1朝下的一侧设有密封裙边。
有益效果
1、将臭氧发生器等主要部件集中安装在水槽盖上,避免了对水槽的改进,降低了投入的成本;
2、通过在水槽盖下方设置具有一定硬度的支撑座及防护罩,使集气仓能够挤开水中的物品到达预定的水深,物品也不能堵住臭氧出口,使水气能够充分混合,起到消毒解毒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家用果蔬农药降解机,由水槽盖1、分隔板2、电器总成3组成,分隔板2位于水槽盖1下方,与水槽盖内壁四周相交形成一个独立的密闭空间,电器总成3安置在该独立的密闭空间内,电器总成3包括电源线31、臭氧发生器32、气泵33、控制器34,在分隔板2下方设有中空的下端封闭的支撑座21;送气管22的一端位于分隔板2的上方,另一端向下穿过分隔板2进入支撑座21内,再从支撑座21下端的封闭端穿出,在末端形成中空的集气仓23;在所述的集气仓外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弥散孔24;在集气仓23外设有防护罩25,,防护罩25上设有格栅。
所述的防护罩25套接或螺纹连接在支撑座21的下端。支撑座21及其末端的防护罩都具有一定硬度,能够挤开水中的物品,到达一定的深度,并且集气仓23安置在防护罩25内,不会与周边的物品直接接触,保证其中的臭氧能够通过弥散孔24进入水中,与水混合形成臭氧水,在气泵33的作用下,臭氧通过弥散孔24向外喷射,使水产生流动,防护罩25设置为格栅状,以使水能够自由地进出,从而能够对水中的物品进行消毒解毒。
所述的集气仓23上的弥散孔24的孔径在0.01-0.1mm。弥散孔24采用较小的孔径,从集气仓23向周围的水喷射出来的气泡较小,在同等气体体积的情况下,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使臭氧与水的混合更快更充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耀强,未经李耀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6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