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有机肥配方和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6890.X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0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熊汉夫;杨俊义;蒙汉康;莫大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汉夫;杨俊义;蒙汉康;莫大锐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有机肥 配方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有机肥料生产行业的原料加工配方和肥料生产工艺,特别是规范了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原料加工、元素配方和生产方法,以及该产品的功能和施用效果。
背景技术
有机肥料(农家肥)在我国肥料发展史上,一直占据重要的位置。20世纪初,在西欧学术思想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传播的影响下,中国开始了化肥的生产与施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化肥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肥料的增产效果也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化肥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在农业增产的同时,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氨的挥发和反硝化脱氮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氮素的淋失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氮素引起农产品尤其是食品中硝酸盐的富集,磷素随地表径流造成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磷素生产过程中引起的大气氟污染和施用时带来重金属镉等的污染及放射性核素的污染等),重无机轻有机的不科学施肥方式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导致人体健康受到威胁。同时,有机肥料的缺乏和偏重无机的习惯,降低了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包括抗病虫、抗倒伏、抗寒、抗旱等,致使农作物减产和产品品质降低,还恶化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状,破坏了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正常比例,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所以,发展有机肥料生产,推广施用有机肥料,成为目前我国肥料发展的必然趋势。2002年可称之为我国有机肥料元年,当年通过了几个关于有机肥料标准,标志有机肥料正式规范地进入肥料流通领域。经10年来的发展,中国商品有机肥料生产以及应用已初具规模,但区域分布只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有机肥料资源丰富地区,生产企业规模以年产2万吨以下的小型企业居多,占企业总数四分之三以上,而年产大于10万吨的大型企业仅占2-3%。肥料品种大致分为精致有机肥料类(不含有特定效应的微生物,以提供有机质和少量N、P、K养分为主)、有机无机复 混肥料(由有机和无机肥料混合或化合制成,既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机质,又含有较高的N、P、K养分)和生物有机肥料(产品除了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外,还含有改善肥料或土壤中养分释放能力的功能性微生物)三大类,前两者占有机肥料的85%左右,而生物有机肥所占比重很小。随着有机、绿色农业生产的发展,今后我国的有机肥生产应以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的利用以及生活垃圾与污泥的利用为主。通过提高上述资源的利用率,在保证有机肥质量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有机肥的产量,与化肥形成1∶1的施用比例,实现合理的施肥策略,以便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作物产量,显著改善农作物品质,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应该说,这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目前,生活垃圾制肥技术已趋完善,因其没有废水、废气、废渣排放,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既能妥善处理垃圾改善环境,又能为农业提供有机肥料,而引起多方关注。如何规范制肥生产工艺,制定和完善生产配方,向社会推荐品牌产品,就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本发明一种生物有机肥配方和生产方法就是为此而推出的。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特定的配方和先进的生产工艺,保证了本生物有机肥的高品质和高肥效,做到综合功能大于化肥,增产效果近于化肥,改良土壤强于化肥,食用品质好于化肥,销售价格低于化肥。本生物有机肥的原料来自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以及农副产品下脚料,既有利于污水和垃圾处理,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变废为宝,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它的推广应用,必将推动有机肥料生产行业的发展,并为有机农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生活垃圾制肥技术能否赢得市场的青睐并得以推广,关键在于它的终端产品生物有机肥是否经得起耕作土壤以及农作物生长的检验。如果其品质差,肥效低,起不到改良土壤、改善农作物品质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明显作用,就会被市场一票否决。本发明一种生物有机肥配方和生产方法就是为此而设计研制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汉夫;杨俊义;蒙汉康;莫大锐,未经熊汉夫;杨俊义;蒙汉康;莫大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68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核糖体抗菌肽的鉴定及其用途
- 下一篇:组装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