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元式紧急讯息通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7010.0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1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许庭玮;李季壕;周家麟;洪曼玲;洪宇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2 | 分类号: | H04W4/12;H04W88/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万志香;曾旻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杨梅***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 紧急 讯息 通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元是紧急讯息通报系统。
背景技术
最传统的灾害讯息通报多是透过电视媒体、广播电台来进行全国性的广播,然而方式具有以下多种限制与缺点:(1)全国广播的灾害讯息常常容易引起全民恐慌造成通报的反效果,例如民众纷纷出门进行避难反造成救灾路线的拥塞;(2)无法针对灾害影响地域之民众提供更在地化的讯息,例如当全国广播讯息为「请花莲沿岸地区的民众,请立即前往地势较高处避难」时,民众是无法清楚知道所谓的「沿岸地区」的涵盖范围,而非当地居民的民众(如观光客)更难知道该地区的地势较高处;(3)灾害影响地域之民众可能无法第一时间收到灾害广播讯息(没有接收广播讯号的终端设备),而丧失逃难的黄金时间。
又如中华民国新型专利公告号M383170「紧急求救通报系统」所述,是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区域范围作为监控区,并于该监控区内分别建置数个监控点及通报讯息传递中心,当灾害发生时,通报讯息传递中心将接收各监控点透过网路接收及发送各种语音通讯的讯息,达到即时性的救援,类似小型的警消传递讯息通报系统;此系统需要庞大的监控点建置成本,也容易受限于监控点的布建密度而影响到讯息通报的效率。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方式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之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而本案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现有方式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提出「多元式紧急讯息通报系统」来提供更为准确、更为弹性、也更好维护的讯息精准推播。
而本专利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在于不需额外建置监控区或救援话机,而是整合已环绕全台湾的多种通讯网路(行动网路、市话网路、数据网路、电视网路等)的通讯设备;于平时提供用户作为通讯设备,而在灾害发生时,则迅速转换任务成为警示通报装置;另外本专利所述系统结合了LBS技术可精准找出灾害当下的区域内的通讯设备,并透过与电信业、有线电视系统业者交换查询出该设备持有人后,再以查询出该持有人其他的通讯方式后,再以多元式的通讯网路进行讯息通报。
另外本专利是结合了多种通讯设备的地理资讯,更能让灾害应变专案小组可以发布更多适地性、即时地、精准地的灾害消息或逃难指示讯息通报给特定区域民众,解决了以往不分地域的广播方式常造成民众恐慌的后果,进而影响了防灾或救灾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紧急讯息通报系统,协助政府机关进行各种灾害讯息的紧急发布;而为确保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一种结合即时性与地域性的追踪方式寻找出所有位于危险地点的民众,并持续发布告警通知。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多元式的紧急讯息通报系统,协政府机构可透过所有合适的讯息发布平台传送特定民众,藉以提升通报涵盖率,增加通报的效率;此外本系统也解决了以往仅仰赖单一讯息发布平台的系统,因短时间内大量的资讯传递所造成的壅塞问题,进而延误通报的效果。
本发明之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紧急讯息通报系统,协政府机关进行各种灾害讯息的紧急发布;提供一种地域性监测模式,主动且持续发布告警通知给正前往危险地点的民众。
本发明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紧急讯息通报系统,协交通机构发布即时交通路况讯息;主动发布塞车路段讯息给接近交通壅阻区域的用户尽早驶离或改变路线,以免受限于忙乱的车阵中,有助于舒缓交通。
为达成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揭露的系统具有三种架构,因此为便于说明,本文将依系统的三种使用情境来分别以系统架构A、系统架构B、系统架构C称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7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