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用固体电解质界面修饰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7189.X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6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同欢;桑林;刘兴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H01M12/02;H01M12/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38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固体 电解质 界面 修饰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锂电池用固体电解质界面修饰膜,包括磷酸钛铝锂、锂硅磷硫、锂磷氧氮之一种构成的固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电解质的单面或双面附着一层0.01-10μm厚的锂离子活性材料或快离子导体;所述锂离子活性材料为钛酸锂、钴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之一种。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电解质界面修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⑴选用快离子导体或者选用质量比为10:1-20:1的锂离子活性材料和水的均匀混合物;
⑵将步骤⑴中的快离子导体或者均匀混合物置于钢制模具中,压制成圆柱形靶材,将靶材置于烧结炉中,在500-1200℃温度下烧结3-24h后,随炉自然冷却;
⑶将步骤⑵中烧结冷却后的靶材置于磁控溅射仪中,磁控溅射仪中充入氩气或者体积比氧气含量为5-20%的氩氧混合气体,靶材在功率200-1000W、温度10-200℃下,对固体电解质的单面进行磁控溅射2-8小时,固体电解质单面附着一层厚度为0.01-10μm的快离子导体或锂离子活性材料;对固体电解质进行500-1200℃的灼烧退火处理,即得到固体电解质单界面修饰膜;或者对固体电解质进行500-1200℃的灼烧退火处理前,在固体电解质的另一面同样通过磁控溅射附着一层厚度为0.01-10μm快离子导体或锂离子活性材料后,再对固体电解质进行500-1200℃的灼烧退火处理,即得到固体电解质双界面修饰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固体电解质界面修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⑶为将步骤⑵中烧结冷却后的靶材置于激光蒸发仪中,激光蒸发仪中充入氩气或者体积比氧气含量为5-20%的氩氧混合气体,靶材在功率100-500W、温度至10-200℃下,对固体电解质的单面进行激光蒸发沉积2-8小时,固体电解质单面附着一层厚度为0.01-10μm的快离子导体或锂离子活性材料;对固体电解质进行500-1200℃的灼烧退火处理,即得到固体电解质单界面修饰膜;或者对固体电解质进行500-1200℃的灼烧退火处理前,在固体电解质的另一面同样通过激光蒸发沉积附着一层厚度为0.01-10μm快离子导体或锂离子活性材料后,再对固体电解质进行500-1200℃的灼烧退火处理,即得到固体电解质双界面修饰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固体电解质界面修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⑶为将步骤⑵中烧结冷却后的靶材置于电子束蒸发仪中,电子束蒸发仪中充入氩气或者体积比氧气含量为5-20%的氩氧混合气体,靶材在功率100-500W、辐射升温至10-200℃下,对固体电解质的单面进行电子束蒸发沉积2-8小时,固体电解质单面附着一层厚度为0.01-10μm的快离子导体或锂离子活性材料;对固体电解质进行500-1200℃的灼烧退火处理,即得到固体电解质单界面修饰膜;或者对固体电解质进行500-1200℃的灼烧退火处理前,在固体电解质的另一面同样通过电子束蒸发沉积附着一层厚度为0.01-10μm快离子导体或锂离子活性材料后,再对固体电解质进行500-1200℃的灼烧退火处理,即得到固体电解质双界面修饰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718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离心式雾化器雾化盘
- 下一篇:一种静电除尘用可变频中频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