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行通信方法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7242.6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4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亮;柴丽;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72/08;H04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3 | 代理人: | 许伟群,郭放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行 通信 方法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上行通信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中引入了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协作多点传输)技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在运用CoMP技术的CoMP通信系统中,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为终端服务的接入点,也叫终端的传输点或节点或站点,这些接入点通常为基站,这些基站可以是宏小区基站或者微小区基站,宏小区基站也叫宏基站,微小区基站也叫微基站,其形态包括但不限于pico、femto和家庭基站等低功率节点。为终端提供下行服务的接入点为下行点,为终端提供上行服务的接入点为上行点。在现有技术中,终端假设下行路径损耗与上行路径损耗相同,即终端的上行点和下行点是同一个点,因此终端会默认将测量得到的下行路径损耗作为上行路径损耗,进行preamble(前导码)的选择,以及上行功率的控制。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终端的上行点和下行点可能不是同一个接入点,如果终端直接将该终端的一个下行点作为其上行点,可能出现错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能直接将测量得到的下行路径损耗作为上行路径损耗时,该上行路径损耗与终端实际的上行路径损耗差别较大,从而使得终端难以根据上行路径损耗选择合适的preamble码,以及难以进行准确的上行功率控制,导致上行通信质量下降。因此,终端不能正确识别上行点将会严重影响通信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上行通信方法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直接将下行接入点作为上行接入点,导致上行通信质量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行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点;
终端与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通信。
一种上行通信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点;
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根据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确定终端的上行传输点,终端与该终端的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通信,避免直接将终端的下行接入点作为上行接入点造成的上行接入点识别错误,从而提高上行通信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上行通信方法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直接将下行接入点作为上行接入点,导致上行通信质量下降的问题。
一种上行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包含上行路径损耗的消息;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路径损耗确定通信资源,利用所述通信资源与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通信。
一种上行通信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包含上行路径损耗的消息;
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路径损耗确定通信资源,利用所述通信资源与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根据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确定终端的上行路径损耗,并根据该上行路径损耗进行上行通信,避免将下行路径损耗直接作为上行路径损耗导致的识别错误,从而提高上行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一种异构网络的CoMP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另一种异构网络的CoMP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行通信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上行通信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上行通信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上行通信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上行通信方法的第五实施例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上行通信方法的第六实施例流程图;
图8A为本发明上行通信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框图;
图8B为图8A中确定单元的第一实施例框图;
图8C为图8A中确定单元的第二实施例框图;
图8D为图8A中确定单元的第三实施例框图;
图8E为图8A中确定单元的第四实施例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72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