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痤疮的药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37989.1 申请日: 2012-05-07
公开(公告)号: CN102626470A 公开(公告)日: 2012-08-08
发明(设计)人: 王爱英;李晓晴;彭丽涓 申请(专利权)人: 王爱英;李晓晴;彭丽涓
主分类号: A61K36/86 分类号: A61K36/86;A61P17/10
代理公司: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代理人: 张克勤
地址: 734000 甘肃省***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痤疮 药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病于青春期,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痤疮是在遗传因素的条件下,由于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尤其是皮肤组织中的双氢睾酮增多)和毛囊口内的痤疮棒状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两个方面因素导致的。中医认为面鼻及胸背部属肺,引起痤疮的原因是由肺经风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成。目前医学上对痤疮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四环素、甲硝唑、维A酸等西药治疗,存在疗效不确切,疗程长,副作用大、容易复发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以解决西药治疗存在疗程长、副作用大、容易复发的问题。

本发明的药物配方组成按重量份计如下:

连翘9-15份、金银花15-30份(后下)、紫花地丁9-15份、黄柏9-15份、                 

海藻9-15份、红藤9-15份、生黄芪15-30份、赤芍9-15份和地肤子6-12份。

本发明的药物配方组成按重量份计优选为:

连翘12份、金银花24份、紫花地丁12份、黄柏12份、

海藻12份、红藤12份、生黄芪24份、赤芍12份和地肤子9份。

本发明治疗痤疮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取连翘、紫花地丁、黄柏、海藻、红藤、生黄芪、赤芍和地肤子,加入中药4~5倍的冷水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后将金银花加入,再煎5分钟,晾凉后,过滤用塑料袋密封灭菌包装,每袋300ml。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连服10天为一疗程,每月1个疗程,治疗1~3个月。

本发明药物中连翘、金银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散肺经风热,散结消肿共为君药;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红藤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共为臣药;黄芪益气固表、托毒排脓,海藻软坚散结,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共为佐药;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引湿下行共为使药。诸药共用,起到清热解毒、燥湿利湿、软坚散结、益气排脓的作用。用来治疗痤疮,可减少皮脂腺的皮脂分泌,抑制毛囊内细菌的生长,减轻皮肤炎症反应,促进毛囊部位红肿结节的吸收消散,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本发明配伍严谨,科学合理,费用低,疗效好、疗程短,使用方便,不易复发。

中药组方的急性毒性试验

一、实验材料

动物:昆明种小鼠由兰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重为18~22g,雌雄兼用。

药品:该中药组方以水文火慢煎半小时后浓缩至200 ml备用。

二、方法:

最大耐受量试验

小鼠20只,于实验前一天,隔夜禁食不禁水,在室温20±2℃的条件下,24小时内灌胃给药两次,给药量为0.5 ml/次,给药后观察一周。

结果小鼠在给药后30分钟内,稍有不适,其表现为小鼠拉稀,弓背现象,随后迅速恢复正常,且较安静,连续观察两周,小鼠全部存活,剖检,肉眼仔细观察主要内部脏器,未见异常。

三、结论:

根据中药毒理研究要求,在小鼠能够接受最大浓度下的最大体积,进行最大耐受量试验。小鼠在观察期内全部存活,未见明显毒性,表明该药毒性很小,临床使用安全。

临床试验

1.一般资料

所选150例病例均为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痤疮的患者,年龄在13岁~30岁之间。病程一年之内20例,l~2年49例,2~4年56例,4年以上35例。大多曾用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容易复发。

2. 诊断标准

标准参考Pill Sburv及国际改良痤疮分级法、赵辨所著《临床皮肤病学》第二版。

寻常痤疮诊断标准  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皮脂腺发达部位,对称分布。皮损为毛囊性丘疹、黑色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和疤痕,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经过。

3. 临床轻重分级

轻度:主要皮损为黑头粉刺,散发至多发,炎性丘疹散发。总病灶数10~30个。

较轻中度:主要皮损为粉刺,并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潜在性脓疱,总病灶数31~50个,局限在面部。

较重中度:主要皮损为深在性炎症性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50~100个,结节<3个,发生于颜面、颈部、胸背部。

重度:要皮损为深在性炎症性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100个,结节/囊肿>3个,容易形成疤痕,发生于上半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爱英;李晓晴;彭丽涓,未经王爱英;李晓晴;彭丽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7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