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手术后肠粘连内服中药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8112.4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8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邓泽潭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泽潭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P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术后 肠粘连 内服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手术后肠粘连内服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肠粘连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从病因学来说,除了先天因素以外,还有损伤和炎症原因。术后肠粘连病人发生于手术之后,尤其是阑尾炎或盆腔手术后并发肠粘连的机会最多。术后肠粘连的严重程度与每个人对腹膜或肠管浆膜的损伤反应的敏感性有关。
术后肠粘连病人的症状可因粘连程度和部位而有所不同。轻者可无任何症状,或偶尔在进食后出现轻度腹痛腹胀;重者可经常伴有腹痛腹胀、排气不畅、嗳气、打嗝、大便干燥等。正常的肠蠕动可将食物残渣和气体排出体外,而肠粘连病人因肠管粘连变窄,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肠内的气体和粪便不能顺利排出,越积越多时,肠腔内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病人感到腹胀加重,排便困难。
术后肠粘连病人到了大便干燥的程度,多数已属于重症型患者。往往粘连面积较大,而且严重,肠管肌肉功能受限,蠕动失常,造成肠功能紊乱,致使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食物在肠腔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肠壁吸收,造成大便干燥。轻者两三天大便一次,重者一周大便一次,每次排便均十分困难,必须借助通便药才能完成。大便的长期滞留,易引起粘连性肠梗阻,并造成肠坏死,以致危及生命。据统计,粘连性肠梗阻约占各类肠硬阻的25%~40%。传统西医只能靠手术治疗肠粘连,粘连性肠梗阻的弊端,改变了粘连性肠梗阻发作严重时靠反复胃肠减压,禁食,灌肠,输液等治疗方式。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常用的治疗肠粘连,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药大多采用单纯的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中药,有的甚至长期使用泻药,这样不但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还会破坏肠道正常功能和耐药性,甚至无效。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手术后肠粘连内服中药制剂,疗效确切,稳定,无毒副作用,疗程短,不易复发,有效率达100%。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手术后肠粘连内服中药制剂,本中药组合物治具有通腑泄浊,行气逐瘀之功效。对于各种手术后出现腹痛、腹胀、排气不畅、嗳气呕吐、大便秘结等肠粘连症状的治疗有效率达100%。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手术后肠粘连内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败酱草30-60、蒲公英30-60、夏枯草30-60、海藻30-60、生大黄15-25、香附15-25、炒卜子15-25、川朴15-25、艾草灰15-25、桃仁10-25、当归10-25、乌药10-25、赤芍10-25、紫草10-25、丹参10-25、枳实10-15、三七参10-15、厚朴10-15、生黄芪10-15、蜂蜜适量。
所述的治疗手术后肠粘连内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败酱草40、蒲公英40、夏枯草40、海藻40、生大黄20、香附20、炒卜子20、川朴20、艾草灰20、桃仁15、当归15、乌药15、赤芍15、紫草15、丹参15、枳实12、三七参12、厚朴12、生黄芪12、蜂蜜适量。
制备方法及用量: 将上述除蜂蜜外的药材用温水浸泡10-20分钟后,然后在加水煎熬,每剂药加水500-600ml,煎成200-300ml,熬好,冷却到适宜口服温度时,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每日1-2剂,分2-4次服, 5-10天为一个疗程,可服1-3个疗程。
也可以制成适宜口服的各种口服剂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中药组合物多种组分相结合,发挥协同作用,疗效确切,稳定,无毒副作用,疗程短,不易复发,有效率达100%。
纵观全方有通腑泄浊,行气逐瘀之功。具有减轻腹腔脏器组织反应,改善微循环,使粘连部位的纤维组织溶化,松解、吸收,使粘连的肠子逐渐分开,调适肠壁张力,修复粘连点的肠壁组织,增强肠系膜及肠管的顺应性,维持肠道蠕动,分泌排泄等正常功能及扶正祛邪,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患者体质康复之功效,可解除肠粘连、防止肠道梗阻,保持肠道通畅,恢复肠道功能。
对于各种手术后出现腹痛、腹胀、排气不畅、嗳气呕吐、大便秘结等肠粘连症状的治疗有效率达100%,且原料成本低、疗效好,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泽潭,未经邓泽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81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扁平疣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