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0011.0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8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简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刚 |
主分类号: | C22C27/02 | 分类号: | C22C27/02;C22B5/10;C22B34/22;C23C8/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48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向磨细五氧化二钒粉末中加入石灰、硝酸铵和乙二醇水溶液,使用二氧化碳气体对混合均匀后制成的球状物表面吹扫干燥,其具体步骤如下:
(1)磨细:在球磨机中,将原料五氧化二钒磨细成粉;
(2)混料:向步骤(1)得到的五氧化二钒粉末中加入碳粉、石灰、反应促进剂硝酸铵,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粘结剂乙二醇水溶液,制成球状物,其中碳粉加入量为五氧化二钒质量的19-25%,石灰加入量为五氧化二钒质量的0.5-2%,硝酸铵加入量为五氧化二钒质量的2-5%,粘结剂为含3-5%的乙二醇水溶液,粘结剂加入量为五氧化二钒质量的13-19%;
(3)干燥:向步骤(2)制成的球状物表面吹扫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压力控制在2kgf以内,流量控制在2Nm3/h,吹扫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
(4)反应:将球状物送至充满氮气的烘箱内进行碳化反应,温度大约600-800℃,保温大约4小时;然后将球状物转至回转窑内进行氮化反应,温度控制在500-600℃,并连续向窑内通入氮气,窑内保持微正压,时间大约6小时;
(5)冷却出料:冷却至100℃以内,得到成品钒氮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干燥步骤中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浓度为99.9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反应步骤中碳化反应温度在720℃左右;氮化反应温度在560℃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刚,未经简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00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