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桔黄色红曲米的发酵工艺及其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0281.1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0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龙;邓思珊;杨晓君;黄颖颖;潘圣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105 | 分类号: | A23L1/105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黄色 红曲 发酵 工艺 及其 产品 | ||
1.一种生产桔黄色红曲米的发酵工艺,所述生产工艺的流程为:将大米清洗、并放入浸泡水中浸泡,浸泡水中加入外加营养源并调节pH;浸泡完成后沥干、蒸米、摊凉、接种,接种使用液体菌种,之后入池堆料培菌,培菌完成后在曲池中摊开,进行通风培养、烘干、成红曲米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营养源为由以下物质按如下重量配比组成的混合物:磷酸二氢钾0.5-4份、磷酸氢二钾0.5-4份、硫酸锌2-8份、硫酸镁2-8份、硫酸亚铁0.2-3份、硝酸钠2-30份、硝酸铵2-30份、碳酸氢铵2-30份、叶酸0-0.1份、维生素B60-0.3份,加入量为浸泡水重量的0.5-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桔黄色红曲米的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米采用籼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桔黄色红曲米的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的菌株采用116-L、116-R、CICC5032和CICC5015红曲霉菌株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桔黄色红曲米的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的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5-30g/L,玉米浆8-11g/L,酵母膏4-6g/L,MgSO40.8-1.2g/L,KH2PO40.8-1.2g/L,NaNO30.8-1.2g/L,VB18-12mg,VB640-60mg/L,pH 5.5-6.0,121-126℃灭菌30分钟;液体菌种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0-36℃条件下培养36-48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生产桔黄色红曲米的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桔黄色红曲米的生产工艺流程为:
(1)将籼米清洗、浸泡8-14小时,浸泡时加入外加营养源;所述外加营养源为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锌、硫酸镁、硫酸亚铁、硝酸钠、硝酸铵、碳酸氢铵、叶酸和维生素B6组成的混合物,加入量为浸泡水重量的0.5-4.5%,所述外加营养源的配比按照重量份数为:磷酸二氢钾0.5-4份、磷酸氢二钾0.5-4份、硫酸锌2-8份、硫酸镁2-8份、硫酸亚铁0.2-3份、硝酸钠2-30份、硝酸铵2-30份、碳酸氢铵2-30份、叶酸0-0.1份、维生素B60-0.3份;用醋酸调节浸泡液的pH值为4.6-6.0;
(2)沥干、100℃蒸米5-15分钟;
(3)摊凉、接种,接种量为籼米总量的8-15%;
(4)入池堆料培菌36-48小时,培菌温度为30-36℃、湿度85%以上;
(5)在曲池中摊开后,在温度30-36℃、湿度80%以上条件下通风培养120-144小时、烘干、成红曲米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桔黄色红曲米的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桔黄色红曲米的生产工艺的流程为:
(1)将大米清洗、浸泡12小时,浸泡时加入外加营养源;所述外加营养源为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锌、硫酸镁、硫酸亚铁、硝酸钠、硝酸铵、碳酸氢铵、叶酸和维生素B6的混合物,添加量为浸泡液质量的2%,外加营养源的配比按照重量份数为:磷酸二氢钾1份、磷酸氢二钾0.5份、硫酸锌8份、硫酸镁8份、硫酸亚铁3份、硝酸钠2份、硝酸铵2份、碳酸氢铵10份、叶酸0.1份、维生素B60.3份;用醋酸调节浸泡液的pH值为5.2;
(2)沥干、100℃蒸米6分钟;
(3)摊凉、采用116-R菌株接种,接种量为大米干重的10%;
(4)入池堆料培菌40小时,培菌温度为33-35℃、湿度85%以上;
(5)在曲池中摊开后,在培养温度33-35℃、湿度80%以上条件下通风培养124小时、烘干、成红曲米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02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