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修复导电涂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0513.3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2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奇;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D1/38 | 分类号: | B05D1/38;B05D1/18;B05D1/02;B05D3/10;C09D133/02;C09D105/08;C09D125/18;C09D139/02;C09D5/2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景林;刘喜生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导电 涂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自修复导电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涂层溶液的制备:将两种带有负电荷的聚电解质溶于水中形成复合物溶液,该复合物溶液中两种带负电荷的聚电解质的浓度分别为1.0~10.0mg/mL;再将阳离子聚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成浓度为1.0~10.0mg/mL的溶液;
2)聚合物涂层的制备:将处理过的基底交替浸泡在步骤1)所制备的两种溶液中各3~20分钟,每次浸泡后将基底取出并用去离子水冲洗,从而完成一个周期的层层组装膜的制备;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在基底上利用层层组装技术制备得到具有能够在外界条件的刺激下修复表面划痕的聚合物涂层,该涂层的厚度为10~100μm;
3)导电层的制备:将浓度为1~20mg/mL、分散有金属纳米线的乙醇溶液通过喷涂的方法沉积到步骤2)制备的聚合物涂层表面,溶剂挥发后金属纳米线相互缠结形成厚度在0.1~10μm之间的导电层,与其下面的聚合物涂层结合在一起形成在外界刺激条件下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导电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导电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底为硅片、石英和塑料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导电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硅片或石英基底依次用甲苯、丙酮、氯仿、乙醇和蒸馏水进行清洗;然后,再经体积比为3∶7的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进行处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导电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塑料片基底的处理是将塑料片利用乙醇和水交替冲洗去掉表面的油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导电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带有负电荷的聚电解质为聚丙烯酸、透明质酸钠或聚苯乙烯磺酸钠。
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导电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100000~800000,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400000~1000000,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分子量为50000~10000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导电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阳离子聚合物为聚二甲基二丙烯基胺盐酸盐、聚丙烯胺或聚乙烯亚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导电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外界刺激条件为在受损的导电涂层表面滴加甲苯、正己烷或去离子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导电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纳米线为金、银或铜纳米线,纳米线的直径为20~500nm,长度为5~6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05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更换耳放卡的MP3播放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数码产品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