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0771.1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0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基托夫;郭章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伟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K36/8988;A61P25/06;A61K35/4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偏头痛 药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医疗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枕。
背景技术
原始时代,人们用石头或草捆等将头部垫高去睡觉,为原始的枕头。到战国时,枕头就已经相当讲究。1957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一个战国楚墓里,出土了一张保存完好的漆木床,床上就有竹枕。我国前人对枕头颇有研究。为了强身健体,在睡眠时达到治病的目的,古人还在枕内放药以治病,叫做“药枕”。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作枕头,至老明目。”
现代,枕头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医疗保健,如“磁疗枕”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及耳鸣有一定的疗效。美国和香港流行一种“颈椎枕”,睡这种枕头能使颈、肩和颅底的肌肉完全放松,消除一天的疲劳。目前,日本还研制出一种“健身枕”,像振荡器那样不断释放能量,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又可以催眠,更好地发挥它作为睡眠工具的作用。现有的保健枕大都以“清火”、“去热”为目的,均未有专门针对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枕头的医疗用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市场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枕,适用于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鼻炎头痛等属于风邪所致的偏头痛患者。这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枕包括枕套和枕芯以及枕芯中的中药袋,枕套用棉布制成,枕套内装有枕芯,枕芯内装有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枕,其中药袋是由以下中药药材组成:天麻、牛黄、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
所述中药成分的重量比分为:天麻6-12份、牛黄2-5份、川芎15-30份、荆芥15-30份、白芷10-15份、羌活10-15份、甘草10-15份、细辛5-10份、防风8-12份、薄荷15-30份。
所述中药成分的优选重量比分为:天麻13份、牛黄4份、川芎35份、荆芥30份、白芷12份、羌活14份、甘草15份、细辛12份、防风9份、薄荷25份。
将上述配方的中成药原料天麻、牛黄、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进行筛选、烘干、共同研磨成中药粉后装入中药袋中于枕芯一同缝制于枕套内即制成,其中药袋是可更换可清洁的。
以下为各中药的归经及疗效:
天麻:甘,平,归肝经,具有平肝息风止痉的功效,可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39页)
牛黄:甘,凉,归心、肝经,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的功效,可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痛痫搐,癫病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疗疮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47页)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的功效.可治疗癥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28页)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60页)
白芷: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疮疡肿痛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69页)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27页)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的功效,可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院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59页)
细辛:辛,温,归心、肺、肾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59页)
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02页)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具有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的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目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261页)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伟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伟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0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