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容式传感器原理的自动分类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1139.9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8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燕;赵振锋;唐宇欣;潘春林;丁世林;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刘朵朵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容 传感器 原理 自动 分类 垃圾桶 | ||
1.一种基于电容式传感器原理的自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装置,分类装置,回收装置,支撑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起始端承接垃圾的滑道,所述滑道末端不封闭,起始端固定一档板,所述挡板上安装一个将滑道上物体向前推动的推动装置,所述滑道下边缘自靠近挡板一侧起,沿滑道滑动方向依次设置N个电容式接近开关传感器,所述N个电容式接近开关传感器距离滑道下边缘的距离依次增大,所述推动装置上设置一启动红外感应器,所述滑道末端设置一复位红外感应器,所述启动红外感应器与复位红外感应器分别经控制电路与所述推动装置相连,当有垃圾进入所述滑道时,所述启动红外感应器发送信号给控制电路,驱动所述推动装置将垃圾沿滑道向前推动,当垃圾从滑道落下,所述复位红外感应器将信号发送控制电路,驱动所述推动装置向后复位;
所述分类装置位于所述检测装置下方,包括两端开口弧形导向槽,所述弧形导向槽上端正对所述滑道末端的出口,所述导向槽下方连接一步进电机,并由该步进电机驱动进行转动,所述步进电机经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容式接近开关传感器连接,并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感应信号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
所述回收装置位于所述分类装置下方,为圆柱体、椭圆柱体或多面体结构,被轴面平均分隔为N+1个回收桶,所述导向槽由步进电机驱动转动后,下端对准所述回收装置分隔后的相应回收桶;
所述支撑装置是所述基于电容式传感器原理的自动分类垃圾桶的骨架,所述检测装置,分类装置,回收装置均固定在该骨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容式传感器原理的自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整体嵌套并固定在所述支撑装置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容式传感器原理的自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一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底盘,若干根竖杆均布固定在底盘边缘上,若干根横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竖杆固定连接,对所述竖杆起支撑作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容式传感器原理的自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末端向下弯曲,正对所述分类装置的导向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容式传感器原理的自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一根沿所述滑道设置的丝杆,丝杆一端通过轴承和联轴器固定在所述挡板一侧,另一端与电机连接,由电机驱动带动丝杆旋转,所述丝杆与一推板螺纹连接,丝杆转动带动推板沿滑道移动,将垃圾推向所述滑道末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容式传感器原理的自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位于挡板一侧,所述推动装置还包括一根沿滑道方向的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丝杆平行,一端固定在所述挡板另一侧上,并通过推板上的通孔穿过所述推板,且与所述通孔中的滚珠配合,实现微小摩擦的滑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容式传感器原理的自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装置还包括漏斗形导向板,所述漏斗形导向板安装在所述弧形导向槽的上端,对准所述滑道末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容式传感器原理的自动分类垃圾桶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启动红外感应器感应到垃圾进入滑道,将信号发送控制电路,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推板沿滑道方向推动垃圾;
2)垃圾经过第一个电容式接近开关传感器时,如所述传感器能够感应到垃圾,则所述步进电机得到转动信号,带动导向槽转动相应角度,垃圾继续被推板带动前进;
3)当垃圾经过第二个电容式接近开关传感器时,如所述传感器仍然能感应到垃圾,则所述步进电机再次得到转动信号,带动导向槽再次转动相应角度,垃圾继续被推板带动前进,直到经过第N个电容式接近开关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感应不到垃圾,则步进电机不转动,垃圾在推板的推动下落入所述导向槽,再落入所述回收装置;
4)电机转动,带动丝杆反向转动,丝杆带动推板回复到起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11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