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合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41146.9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淑霞;董学旺;李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中大力诺太阳能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F02C6/00;F02C3/24;F24J2/34;C02F11/10;C04B18/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发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联合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常规能源的紧缺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日渐被重视,其中太阳能发电具有非常突出的进步,实现了零排放的能源利用。但是由于目前技术的不成熟,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转化效率并不高,通常需要辅助传统的能源来保持电能的持续稳定产生。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在城市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污泥,污泥通常是指主要由各种微生物以及有机、无机颗粒组成的絮状物。污泥未经处理任意堆放和排放不但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污泥中的有用资源。如何将产量巨大、成分复杂的污泥,经过科学处理后,使其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化废为宝,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环境科学与工程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合发电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以期望可以解决现有的新能源发电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联合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转换回路和污泥热解气化回路,所述的太阳能转换回路中设置有蒸汽发生器,所述的污泥热解气化回路中设置有燃气锅炉,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和燃气锅炉均与用于发电的汽轮机组相连。
为使本发明起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太阳能转换回路还包括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的槽式集热器和将热能传递至蒸汽发生器产生高温高压水蒸气的介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槽式集热器中带有热能的介质在流向蒸汽发生器的管路中设置有储存高温介质的储热罐,所述的蒸汽发生器中完成散热的介质在流向槽式集热器的管路中设置有储存低温介质的储热罐。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太阳能转换回路中设有保证介质循环流动的介质泵。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污泥热解气化回路还包括用于将湿污泥初步干燥的污泥干燥装置和能使初步干燥的污泥产生可燃气并将可燃气传送至燃气锅炉的污泥热解气化装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污泥热解气化装置还与可以将污泥在污泥热解气化装置中产生可燃气后产生的残渣制成空心砖的空心砖机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污泥干燥装置是通过所述的汽轮机组排出的水蒸气将湿污泥初步干燥的。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水蒸气将湿污泥初步干燥后通过管道回流至蒸汽发生器待气化。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剩余水蒸气将湿污泥初步干燥后通过管道回流至燃气锅炉待气化。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水蒸气将湿污泥初步干燥后回流的管道还设置有可以使水蒸气完全液化的冷却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不仅利用太阳能产生中高温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和传统热电厂相比,省去了常规锅炉等设备,减少了碳排放量,而且利用将城市污泥作为辅助能源使用,降低了常规能源的消耗,将污泥热解气化,解决了城市污泥处理的难题,同时污泥处理后的废渣,生产建筑用空心砖,总之将太阳能与污泥两者结合到一起,降低了系统的总成本,实现了整个系统的零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联合发电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联合发电系统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联合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转换回路和污泥热解气化回路,所述的太阳能转换回路中设置有蒸汽发生器,所述的污泥热解气化回路中设置有燃气锅炉,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和燃气锅炉均与用于发电的汽轮机组相连,汽轮机组则借助蒸汽发生器和燃气锅炉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水蒸气产生交流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中大力诺太阳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中大力诺太阳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11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换机安放架
- 下一篇:全球价值链市场配置荷载的ICT 技术支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