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填料分馏塔内套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1239.1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6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彪;袁毅夫;王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2 | 分类号: | B01D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刘明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料 分馏塔 套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馏塔内件,具体涉及填料分馏塔内套板结构。
背景技术
填料分馏塔作为石油及石油化工、医药等领域重要的传质分离设备,应用十分广泛。填料塔内件主要包含填料床层、进料分布器(分布管)、集油箱、气体分布器、液相分布器等结构。
在工程实践中,填料分馏塔内各填料床层的气液负荷往往会有较大差异,塔径的选择又必须满足最大负荷填料床层要求,这就会导致有的填料床层或者气相负荷过低,或者液相负荷过低,也或者气液负荷二者皆低,造成填料床层段传质、传热效率过低或增加了不必要的设备投资。此外,高温重质物系因含有较高的机械杂质,沥青质、胶质、重金属含量也较高,填料床层需要有较高的喷淋密度,以提高传质分离效率、避免出现填料床层内部的结焦现象,在整体填料分馏塔塔径下,往往液体喷淋密度过低。例如,原油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减压塔内顶部填料床层气相负荷是偏低的、减一中填料床层段气液相负荷是偏低的、洗涤段填料床层段的物系常常沥青质、胶质、重金属、残碳等含量较高,操作温度较高而液相负荷又是偏低的。
如图1所示,中国专利CN202052338提供了一种用于分离可燃性气体的金属填料分馏塔,其填料层之间设置有阻火筛板,能有效防止可燃性气体的燃烧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上述专利均未能改善填料床层内气液负荷分布,也无法有效避免重质物系物料在填料床层内发生结焦、结垢、堵塞等现象;并且,其装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分馏塔填料床层内的气液负荷分布,提高相应填料床层的工艺性能,以及有效避免物料在填料床层内发生结焦、结垢、堵塞等现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填料分馏塔内套板结构。
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如下:
填料分馏塔内套板结构,所述内套板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内套板,所述内套板结构沿塔高方向设置,即至少一个内套板沿填料分馏塔壁固定设置在塔内,用于改变填料床的过流面积,改善填料床层内的气液分布状况。
所述的内套板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内套板及其连接部件;所述每个内套板的连接部件包括内套板连接板,顶盖板和支撑板;所述内套板的侧边与所述内套板连接板固定连接或螺栓连接;所述内套板与所述顶盖板固定连接或螺栓连接,且所述顶盖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或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套板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塔内壁上;即所述每个内套板上部被顶盖板封闭,下部敞开。
为了达到好的发明效果,所述内套板结构设置覆盖整个填料床,即所述每个顶盖板设置高度不低于该层填料床的压圈;所述内套板下沿不高于该层填料床的底部。
所述内套板根据强度和安装高度的需求可由一块或多块组合板组成。
具体的实施中所述内套板结构包括1-4内套板及其连接部件;内套板设置在各层填料床内;每个内套板和内套板连接板,顶盖板和支撑板组合结构改变该层填料床的过流面积。
所述内套板结构包括2个内套板及其连接部件;当个数多于2个(含2个)时,所述内套板两两之间相互交接或者不交接,如图4、图5所示;所述内套板两两之间平行或垂直。
为了使整个内套板布置在整个分馏塔内,所述内套板包含至少一块内套板组合板,所述相邻内套板组合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固定。
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套板包含1-3块内套板组合板,所述各个相邻内套板组合板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内套板。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点就是该内套板结构的应用,所述内套板结构应用于任意以填料作为分离元件的分馏塔中。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1)在填料塔内,沿塔高方向的气液负荷变化较大,塔径需根据气液负荷最大处选取,使用内套板结构能够改善填料床层内的气液分布状况,提高传质效率,改善分馏塔的工艺性能;
2)当分馏塔段处理的是高温劣质油品时,使用内套板结构能够增大填料上方的喷淋密度,增强床层的洗涤效果,防止高温劣质油品在填料床层内的结焦。
3)采用内套板结构降低了设备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填料分馏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套板结构在分馏塔内的安装简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内套板结构的俯视截面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内套板结构的俯视截面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内套板结构的俯视截面图;
图3d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内套板结构的俯视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内套板间不交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内套板间交接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编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12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