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绳索安装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1364.2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9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伸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7/00 | 分类号: | B66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绳索 安装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绳索时使用的绳索安装夹具。
背景技术
以往,电梯的绳索安装作业,将绳索卷筒以自由旋转状态下进行起吊,并沿着井道降下滚筒的同时拉出绳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90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现有技术中只是利用起重机将绳索卷筒吊挂降下,因此,当强风或地震等原因导致建筑物剧烈摇晃时被吊挂的滚筒随着建筑物的摇晃而摇晃,从而有可能与井道内的机器或建筑物接触而损坏。特别是,在高楼层电梯中,安装的绳索较长,所以绳索卷筒的重量增加,从而加大了损坏程度。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绳索安装夹具,其不受建筑物摇晃的影响而能够安全地进行绳索安装。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绳索安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具备:轴部,用于使绳索卷筒转动;框架部,支承该轴部,具有用于起吊的吊挂部;引导机构,安装于该框架部,沿着导轨进行升降。由此,不受建筑物摇晃的影响可安全地进行绳索安装。
另外,其它实施方式涉及的绳索安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设置制动机构。由此,在进行绳索安装作业时由于起吊用钢丝断开等原因导致绳索安装夹具落下等的紧急情况下,可通过制动机构停止绳索卷筒转动来防止绳索安装夹具落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具备引导机构及制动机构的绳索安装夹具,提高了绳索安装作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绳索安装夹具的立体图。
图2是在井道内吊挂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绳索安装夹具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绳索安装夹具的组装及安装流程图。
图4是在井道内吊挂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绳索安装夹具时的示意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绳索安装夹具的制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6的(a)是从图5的A方向观看的制动机构动作之前的示意图,图6的(b)是从图6的(a)的B方向观看的示意图,图6的(c)是图6的(a)动作之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绳索卷筒
2:轴部(轴)
3:垂直框架部
4:上梁部
5:框架部
6:导轨
7:引导机构
8:起吊用钢丝
9:制动机构
10:绳索
100、200:绳索安装夹具
11:滚筒外周部
34:轴支承部
43:吊挂部
71:连接部
72:引导部
91:制动部
92:制动保持部
93:制动动作部
94: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有,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一例,各部分的构成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在本发明的目的范围内可进行适当变更或修改。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绳索安装夹具100的立体图,图2是在井道内吊挂图1的绳索安装夹具100的状态图。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绳索安装夹具100包括:轴部2(以下也称为“轴2”),作为绳索卷筒1的转动轴;框架部5,由用于保持轴部2的一对垂直框架部3(3a及3b)及用于连接垂直框架部3(3a及3b)的上梁部4构成;引导机构7,被导轨6引导。
绳索卷筒1由一对滚筒外周部11和连接于各滚筒外周部11之间的滚筒轴部12(未图示)构成,呈现各滚筒外周部11隔着滚筒轴部12而对置的形状。在绳索卷筒1的中心,具有作为轴孔的贯通口,以便能够插通轴2。轴2的横截面呈圆形,作为绳索卷筒1能够转动的径。
垂直框架部3(3a及3b)具有:水平部31,是横截面呈字状的部件,且面对滚筒外周部11;突出部32,自水平部31向井道侧突出。水平部31具有:孔部33,可插通轴2;轴保持部34,用于保持插通于孔部33的轴2。
上梁部4由上梁部本体41和具有使起吊用钢丝8穿过的吊装孔42的吊挂部43构成,在上梁部本体41的两端部设有吊挂部43。在上梁部4的两端部连接有垂直框架部3(3a及3b),从而形成了框架部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电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电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13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