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旋转式微孔曝气圆环盘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2384.1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尔;曾祥英;饶世雄;邹惠君;熊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何英君 |
地址: | 43001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处理 旋转 式微 孔曝气 圆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旋转式微孔曝气圆环盘管系统,属污水处理微孔曝气管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作为水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中普遍存在着处理能耗过大,运行成本过高的问题,不少污水厂“建得起,用不起”。研究表明城市污水厂平均80%的能耗都集中于污水处理工艺中必需的好氧处理过程中,提高好氧处理曝气系统的效率是污水厂实现高效低耗运行的关键。常用的曝气方法主要有:鼓风曝气、机械曝气。机械曝气是通过叶轮(或转刷、转碟)的高速转动以搅动水面产生水跃使空气中的氧转移到水中,鼓风曝气是将空压机(或鼓风机)产生的压缩空气经空气扩散装置分布后以气泡的形式逸出,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将其中的氧传质到水中。鼓风曝气中的微孔曝气系统因其曝气效率较高,适应性较强,应用最为广泛。影响微孔曝气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其空气扩散装置的配气和布气能力。目前常见的微孔曝气空气扩散装置主要有两类:微孔曝气管和微孔曝气盘。与微孔曝气盘相比,微孔曝气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配、布气能力方面,微孔曝气管单位面积的开孔率更高、形成的气泡尺寸更小且气泡尺寸的可调性更强,因此其氧的传质效率更高,单位水量处理能耗更低;(2)设备安装方面,微孔曝气管受曝气池池型和尺寸的影响较小,相同条件下服务面积更大;(3)实际运行方面,微孔曝气管对不同条件下的水体水质的适应能力更强,曝气时产生的噪音相对较小且不易堵塞;(4)投资成本方面,相同供气量条件下微孔曝气管的综合投资更低。因此,微孔曝气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新建、扩建、改造的污水处理厂多采用该装置。
常用的微孔曝气管多为等内径、等孔径和等开孔率的直管。该曝气管在实际安装时,多采用微孔曝气管组的布置形式,即多根微孔曝气管左右对称、相互平行的布置在主配气管两侧,主配气管与空压机连接。该曝气管在实际运行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曝气后水体中溶解氧横向分布不均。微孔曝气时,加压空气在微孔曝气管内流动,因管内沿程阻力、部分微气泡从管中溢出等原因导致管内气压不断下降,但由于微孔曝气管起末端内径、管道表面的微孔孔径和开孔率相同,故起末端产生的初始微气泡内压不同,因此它们在水中传质速度、上升速度、与水体的接触时间都不同,故在相同水深处,起末端所对应位置的水体中溶解氧不同。因此曝气后曝气池水体中的溶解氧在横向上分布不均匀,影响处理效果,增加了处理能耗;(2)曝气后水体中溶解氧纵向分布不均。根据气液传质理论,曝气传质过程由气液界面相际传质和气泡紊动扩散两阶段组成,即氧气先经微气泡传质进入水体中,再通过微气泡的搅动使传递到水中的氧均匀的分布于整个曝气池的水体中。常用的微孔曝气管为直线型且安装时各管皆为同平面平行安装,故各曝气管产生的微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轨迹为相互平行的直线,因此微气泡在纵向上的搅动力不强,气泡紊动扩散作用较弱,这导致曝气后曝气池水体中的溶解氧在纵向上分布不均匀,影响处理效果,增加了处理能耗;(3)实际安装时,微孔曝气管布置密度较大导致投资较高。为解决上述曝气后水体中溶解氧横、纵向分布不均的问题,设备安装时,为使微孔曝气气泡能尽量覆盖整个曝气池,常采用增加微孔曝气管布置密度的方法来实现,但这将导致工程费用增加而且从各污水厂的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水体中溶解氧的分布仍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旋转式微孔曝气圆环盘管系统,以提高污水处理中的微孔曝气传质能力和曝气效果。
本发明旋转式微孔曝气圆环盘管系统由输气干管、旋转驱动及控制机构和微孔同心圆环盘管组组成,每个微孔同心圆环盘管组由一根竖直旋转主管和一个水平微孔同心圆环盘管组成,该水平微孔同心圆环盘管是由从内至外的多根微孔同心圆环管及在相邻内外环管之间径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微孔连通管联接组成的一体盘管,该盘管中心内环管通过径向间隔设置的微孔连通管与竖直旋转主管连通,多组微孔同心圆环盘管组间隔设置,各组旋转主管上端分别与旋转驱动及控制机构连接、下端分别与输气干管连通,构成旋转式微孔曝气圆环盘管系统。
上述微孔同心圆环盘管组中由外到内各微孔同心圆环管内径按比例增大,其由外到内各微孔同心圆环管内径比为1:2:…:N,其中N为微孔同心圆环盘管组中微孔同心圆环管的总根数。
上述连接旋转主管与微孔同心圆环盘管组中心内环管的微孔连通管的内径与所连接的中心内环管内径的比为1:2。
上述连接相邻微孔同心圆环管的微孔连通管内径与所连接的内径较小的微孔同心圆环管内径的比为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2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料
- 下一篇:反射壁为由平面圆弧母线形成的回转曲面的龙虾眼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