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土窑洞中盘炕的施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2442.0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5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童丽萍;郑元勋;崔金晶;张琰鑫;张俊峰;王超级;时超;魏仁杰;刘超;刘强;许春霞;李娇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F24B1/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土 窑洞 中盘 施工工艺 | ||
1.一种生土窑洞中盘炕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艺步骤如下:
第一步:施工前准备
准备盘炕(6)用土坯,土坯的原材料采用当地黄土,经过侵水、拌和、翻晒、糅合、进模、成型、脱模、晾晒工序制成长方体行土坯;
第二步:炕(6)的位置选择
炕(6)选择布置在窑室门内靠窗且紧贴着窑脸(1)的位置;
第三步:扩炕宽
沿窑洞(7)宽度方向,根据所需的炕(6)的宽度,将炕(6)靠窑墙(3)的一侧,向窑墙(3)方向扩展挖深直至所需炕宽;
第四步:盘炕底座(8)连灶台(4)
利用土坯按照所需炕(6)的尺寸,在选好的炕(6)的位置上砌筑炕底座(8),土坯平铺砌筑,砌筑高度为至少五层土坯的高度,土坯之间用泥浆粘结,同时,在炕尾处预留加柴口(5),同时在加柴口(5)处砌筑灶台(4);
第五步;设置走烟道(9)
在砌好的底座(8)上沿底座(8)的长度方向设置通道壁(10),通道壁(10)由侧立砌筑的土坯组成,各通道壁(10)之间形成走烟道(9);
第六步:设置排烟通道(2)
排烟通道(2)设置炕(6)的紧贴窑墙(3)的一层,且从窑脸(1)的墙体内穿过,并延伸至窑顶地面,排烟通道(2)与炕(6)内的走烟道(9)连通;
第七步:铺面层(11)与砌炕沿
在通道壁(10)的上部平铺一层土坯作为炕(6)的铺面层(11),然后在铺面层(11)的表面铺设草泥浆并抹平作为饰面层(16),然后在炕尾与灶台(4)相连处砌筑3~5层砖作为炕尾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土窑洞中盘炕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步:施工前准备中,在拌合工序中加入麦秸,土坯的尺寸为450mm×250mm×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土窑洞中盘炕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第四步:盘炕底座(8)连灶台(4)中,炕底座(8)尺寸为2300mm×1800mm或为2300mm×1500mm 或为2100mm×1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土窑洞中盘炕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第四步:盘炕底座(8)连灶台(4)中,加柴口(5)设置在炕尾的中部,且沿炕(6)的长度方向设置,加柴口(5)的长度为炕(6)长度的四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土窑洞中盘炕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五步;设置走烟道(9)中,通道壁(10)由两块并排侧立的土坯砌筑在底座(8)上组成,侧立的土坯沿炕(6)的长度方向断续均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土窑洞中盘炕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第六步:设置排烟通道(2),排烟通道(2)的出烟口上设置有挡雨罩(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土窑洞中盘炕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七步:铺面层(11)与砌炕沿中,沿炕(6)的长度方向砌筑3~5层砖作为炕边沿(14),同时预留上下炕(6)用的炕口(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土窑洞中盘炕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七步:铺面层(11)与砌炕沿中,炕尾沿(17)表面、炕边沿(14)表面及炕(6)的侧面铺设有一层贴面砖(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24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