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量调整装置、透镜组件及设置了该透镜组件的光学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2460.9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8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桂;长沼宏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志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9/06 | 分类号: | G03B9/06;G03B9/02;G03B17/1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装置 透镜 组件 设置 光学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量调整装置,该光量调整装置内装在摄像机、照相机等摄像装置或投影仪等投影装置中,对撮影光量、投映光量等光量进行调整。
背景技术
一般已知的此种光量调整装置在撮影光路(或投影光路)上配置具有光轴开口的基板,在此基板上开闭自如地配置多片光量调节叶片,使光轴开口为大口径或小口径地进行光量调整。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9-02043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虹膜光圈装置,该虹膜光圈装置在基板上形成了光轴开口,在该光轴开口的周围配置多片叶片,从小直径到大直径按相似形对光路口径进行开闭。这样的光圈装置已知具有由多个叶片按接近圆形的口径多级地进行光量调整的特征。
在该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开闭机构,该开闭机构在上下一对环状基板之间配置多个光圈叶片,该上下一对环状基板在中央具有光轴开口,由设置在了基板的一方上的驱动装置对此多个光圈叶片进行开闭。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6-322979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这样一种装置,该装置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在形成为环状的基板间配置多个光圈叶片,由设在基板的一方的驱动装置使叶片进行开闭移动。
这样在光轴开口的周围呈鳞状配置多个叶片,由设置在基板的一方上的驱动装置进行开闭移动的装置,为公众所了解。
对多个叶片进行开闭移动的机构在基板上沿叶片的运动轨迹设置导槽,在此导槽中嵌合被植设在了叶片上的销,由设在了另一方的基板上的传动环使叶片向规定方向转动,从而对多个叶片的运动进行限 制。为此,在对叶片进行支承的基板上,将与叶片的片数对应的导槽配置在光轴开口的周缘。此导槽的结构由专利文献1的图4公开。
发明内容
作为如上述那样在光轴开口的周缘配置多个叶片,使此各叶片转动规定角度而对通过光量进行大小调整的装置,已由专利文献1、2等公开。在此场合,其结构采用这样的机构,即,上下一对基板在中央具有光轴开口,在该上下一对基板间用轴对多个叶片构件进行支承,由内装在基板之间的驱动环对此各叶片进行开闭。
另外,其结构按这样的方式构成,即,在基板上,按使相互邻接的端部呈鳞状叠合的方式在圆周方向排列多个叶片构件,由驱动环使此各叶片构件朝同一角度方向转动而对开口直径进行大小调节。
因此,多个叶片构件的相互邻接的端部彼此叠合,在叶片的关闭方向(全闭方向)按叠合面积逐渐变大的方式变化,在叶片的打开方向(全开方向)按叠合面积逐渐变小的方式变化。而且,根据叶片的构成片数的不同,有时叶片的叠合片数相应于调整光量而变化。
在图14及图15中,表示7片构成的叶片结构,在具有光轴开口100的基板101与压板104之间,在圆周方向按使邻设端部叠合的方式排列7片叶片构件103。图14A表示小光圈状态的叠合平面形状,图14B表示截面构成。如图14B所示,叶片构件103与邻接的叶片的一部分相互重叠。
即,在7片构成的叶片构件呈鳞状叠合了的场合,如图14A所示,例如叶片构件103b成为重叠在叶片构件103a上、插入在了叶片构件103c的下侧的状态,此关系即使是对于最后重叠了的第7片叶片构件103g,也是成为叶片构件103g重叠在叶片构件103f上、插入在了最初的叶片构件103a的下侧的状态。此关系通过呈鳞状叠合n片构成的叶片构件而变得相同。
因此,在驱动环与基板(座板)之间呈鳞状叠合、配置的叶片构件,在由图14A所示小光圈状态下如用图14B的截面构成表示的那样, 在光轴开口100的周缘部分成为叶片构件103a、叶片构件103b、叶片构件103c的3片重叠了的状态。因此,驱动环102与基板101的间隔L根据最大的重叠片数n、叶片构件的厚度s、各叶片构件的开闭动作所需要的余隙dc被设定。例如把该间隔设定为L≧n·s+n·dc。
然而,在图15A所示光圈全开放状态下,如由图15B的截面构成表示的那样,成为叶片构件103a、叶片构件103b这2片在光轴开口100的外周缘重叠的状态。这样在基板101与驱动环102之间受到夹持的叶片构件的重叠面积和重叠片数相应于光轴开口的开口量而改变。为此,叶片构件在驱动环与基板(座板)之间具有相当大的空间地配置,产生以下的问题。
驱动环102和各叶片构件103,按相互卡合的方式在一方设置销状突起,在另一方设置槽孔,通过驱动环的旋转使各叶片构件开闭移动。与此同时,在座板101与各叶片构件之间也按相互卡合的方式在一方设置销状突起,在另一方设置槽孔。此2个槽孔按沿各叶片的开闭轨迹对其进行引导的方式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志凯株式会社,未经立志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24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多功能内科护理床
- 下一篇:肿瘤介入治疗专用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