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模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2530.0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6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叶茂;刘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星诺奇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模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造汽车零件的脱模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当前许多新材料的某些物理性能已经接近或超过金属,同时,在耐酸碱、耐腐蚀等方面更远远超过了金属,前述新材料中,常见的塑料由于可塑性强、耐化学腐蚀能力强、并且绝缘性好等诸多优点在某些方面有广泛应用。
目前,针对形状较复杂的塑料产品,多采用注射成型以及后续的顶出脱模结合的方式来制备,但在制备过程中,模具耗损严重,同时,对成型塑件采用多次顶出以使得塑件脱离模具型腔,使得产品的品质和精度很难保证,造成废品率一直居高不下,很难适应现在消费者以及市场竞争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模控制系统,其克服了现有脱模控制系统脱模时形成的零件的边缘不规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脱模控制系统,其包括动模、及与所述动模相配合的定模,所述动模还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若干呈环形排列的第一定位件,每个第一定位件两侧设有提取装置,所述提取装置包括提取部、及至少部分抵持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上的弹片,所述弹片扣合于所述提取部的两侧,并可沿所述提取部的表面移动,且所述弹片与所述提取部接触处的表面为斜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本体、及自本体两侧凸出的阻挡部,所述弹片至少部分抵持于所述阻挡部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取部上凸设有至少部分截面呈倒梯形的第一凸起,所述弹片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弹片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的配合扣合于所述提取部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取部与所述弹片接触处的表面上还凸设有圆柱状的第二凸起,所述弹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配合的通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上层定位装置及下层固定装置,所述上层定位装置和下层固定装置通过螺接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下层固定装置上开设有数量与提取装置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取装置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提取装置通过一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连接杆与所述下层固定装置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层定位装置为一圆环,自所述圆环形的上层定位装置的内壁上凸伸出有若干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的数量和位置与第一定位件相对应,所述提取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定位件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层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安装柱,所述第一主体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柱相互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一主体部通过所述安装柱与所述通孔的配合,与所述第二主体部固定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主体部还包括两个安装部,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安装部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件均匀分布于所述两个安装部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脱模控制系统脱模时,形成的零件的边缘规则整齐,提高了零件的精密度,而且运用本发明的脱模控制系统制造零件时成品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脱模控制系统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脱模控制系统中动模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定位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提取装置的立体放大图;
图5为图4中提取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弹片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脱模控制系统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脱模控制系统100包括动模10、及与动模10相配合的定模20。其中,上述动模10定义一安装空间30,定模20位于该安装空间30内。待加工的熔融的塑料液被置于定模20内,定模20空间位置保持固定,其外部的与其相配合的动模10在动力驱动装置(未图示)的带动下对熔融的塑料液进行加工。
配合参照图2、图3所示,图2为本实施方式中动模10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中第一定位件110的立体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星诺奇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星诺奇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2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位置的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网络型数字功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