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菌株及其菌剂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42531.5 申请日: 2012-05-10
公开(公告)号: CN102851231A 公开(公告)日: 2013-01-02
发明(设计)人: 王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 海南芳绿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61L9/01;C12R1/125;A61L101/52
代理公司: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代理人: 莫臻
地址: 570105 海南省海口市南*** 国省代码: 海南;6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功能 菌株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环保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株可对恶臭气体物质进行吸附和降解的枯草芽孢杆菌属菌株,以及利用该功能菌株生产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恶臭是各种气味(异味)的总称,是当今世界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七种典型公害之一,直接作用于人的嗅觉给人造成直接危害。自然界的200多万中化合物中凭人的感觉可认识到4000多种化合物有恶臭,除特定的产业恶臭以外,其中硫化氢、胺类、吲哚类、低级脂肪酸、烃类、醛类等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恶臭污染物质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味物质。恶臭污染往往不是单一组分而是多种组分的复合臭,恶臭之间有相抵相加等多重作用。恶臭的来源有天然形成的动植物在环境系统中自然腐败分解、或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物质如胺、二氧化硫、醇、醛、低级脂肪酸、酮、醚等,也有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成低分子恶臭气体向大气释放,这是生活中臭气的主要来源。恶臭污染不仅会使人们精神不愉快,烦躁不安,而且还会造成人们食欲不振、呕吐、头晕、头疼、视觉模糊。高浓度的恶臭还可使接触者发生肺水肿、甚至窒息死亡。长期反复受恶臭物质刺激,还会引起嗅觉疲劳,导致嗅觉失灵。

目前所采用的除臭方式主要有:1、感官性除臭:利用芳香有机化合物、遮蔽剂、动植物精油等以遮蔽覆盖的方式除臭,如空气清新剂,其通过散发香气来盖住异味,并没有分解、清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只是靠混淆人的嗅觉来“淡化”异味,而且其含有的成分对人体可能带来的伤害;2、物理性除臭:利用吸收、吸附作用使空气中的异味气体与水或与其它化学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无味分子,或利用多孔介质对恶臭分子进行吸附,以达到除臭的效果,如采用水洗、有机溶剂溶解等吸收作用,或采用活性碳、沸石、活性白土等吸附作用,只适用于低浓度恶臭气体的处理,且除臭效果一般,投资高;3、生物性除臭:是采用生物法通过专门培养在生物滤池内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膜对废臭气分子进行氧化,使其分解成无臭的简单无机物而达到脱臭的目的,是目前最为经济有效的除臭方法,可同时处理含有多种污染物的废气,环保卫生,无二次污染,但其要求被去除的臭味物质由较好的水溶性并可被微生物氧化。

枯草芽孢杆菌(Baillus subtilis)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需氧菌,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广泛分布在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中,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在遗传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恶臭物质进行吸附、降解并分解成无臭的简单无机物的枯草芽孢杆菌(Baillus subtilis)属菌株W58。

本发明所提供的菌株是从生活垃圾样品中筛选得到的。取垃圾样品1g,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浓度为10-1悬液,连续作10倍比稀释,吸取不同稀释度悬液500μL,分别涂布在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需氧或厌氧)3d,挑取不同性状菌落染色镜检后,再进一步进行纯化培养;取纯化菌株分别接种于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37℃下180r/min培养12小时,取培养菌液按10%接种量加入到含300g生活垃圾的三角瓶中,加塞封口,室温静置15d,打开瓶塞,感官判定并确定菌株对垃圾的除臭等级;选择除臭等级高的菌种液体培养后进行复筛,复筛中不同时间检测备选菌种处理后的氨气和硫化氢含量,挑取去除率最高的一株,该菌株已于2011年08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5140,命名为W58,分类命名为枯草芽孢杆菌(Baillus subtilis)。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枯草芽孢杆菌(Baillus subtilis)属菌株W58在生物除臭中的应用。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Baillus subtilis)属菌株W58进行除臭试验,发现该菌株对多种恶臭环境起到显著的除臭和抑菌效果,具有较高的NH3平均去除率、H2S平均去除率和臭气浓度平均去除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芳绿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海南芳绿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25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