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锰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42685.4 申请日: 2012-05-10
公开(公告)号: CN102683037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韩金磊;荣常如;张克金;曹婷婷;魏传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G9/042 分类号: H01G9/042;H01G9/035
代理公司: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代理人: 王薇
地址: 130011 吉林省长春***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二氧化锰 不对称 超级 电容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锰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具有比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倍率高等特点的新型储能装置,在电动汽车、航空国防、电子通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超级电容器主要有正极、隔膜、负极、电解液以及封装壳体组成,其中电极活性材料直接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

根据超级电容器储能机制,可以将材料分为两类:一是利用双电层机制来储存能量的双电层材料,如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碳纳米管、炭凝胶等,这类材料是依靠静电吸附电解液离子形成双电层来达到储能的目的;二是利用其与电解液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储能的赝电容材料,如氧化钌、氧化钒、氧化镍和二氧化锰等,由于这类材料涉及到吸附/脱附或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具有更高的比电容,是提高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氧化钌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文献中报道无定形水化钌产生的赝电容比电容高达720F/g,但是由于钌的价格较贵,不适宜大规模的生产。

二氧化锰由于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电化学性能好、环境友好的特点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CN1438181;CN1715460;CN1792820;CN1758468;CN1758468;CN101372363;CN101417820;CN101700912A;CN101597086;CN101531402;CN101607740),二氧化锰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反应机理是依靠二氧化锰和水锰石之间的快速转变来储存和释放电荷,由于这一过程是高度快速可逆的,因此它能够实现大电流充放电,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因此,二氧化锰有望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比能量的目的。相对于其他金属氧化物或碳基超级电容器必须采用强酸强碱电解质,二氧化锰基超级电容器可采用中性电解质溶液,这使二氧化锰基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使用更安全、更方便。因此,二氧化锰基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安全、成本低、能量密度高、无污染的新型电源装置,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锰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花状二氧化锰或纳米二氧化锰/活性炭复合材料与活性炭组成的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其二氧化锰材料具有较规则的花状结构,和多孔炭材料组成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可以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采用中性电解液,具有较大的电势窗口,安全、成本低、无污染,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有望用于新能源汽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二氧化锰不对称超级电容器,由正极、隔膜和负极依次叠加成电池包放入封装壳体,电解液灌入封装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按照质量组成比70~90:5~20:1~10加入无水乙醇为分散剂混合后,均匀涂覆泡沫镍上,80℃烘干、辊压、切片制成正极;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按照质量组成比65~95:5~20:1~10加入无水乙醇为分散剂混合后,均匀涂覆泡沫镍上,80℃烘干、辊压、切片制成负极;其中正极活性物质为通过水热法制备的花状二氧化锰或纳米二氧化锰/活性炭复合材料制成:(1)花状二氧化锰:称取高锰酸钾1.0g和水合硫酸锰0.5g,然后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15ml和5ml;在强搅拌的条件下,将硫酸锰溶液滴加至高锰酸钾溶液中,10min滴加完成;将混合液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至填充率90%,100℃下水热反应3h得到棕黑色沉淀;去离子水洗涤、80℃条件下干燥24h,制得花状二氧化锰;(2)纳米二氧化锰和活性炭复合材料:称取0.5g活性炭在15ml去离子水中超声1h,加入高锰酸钾1.0g,超声2h;将0.5g水合硫酸锰溶于5ml去离子水中,超声2h;在强搅拌的条件下,将硫酸锰溶液滴加至高锰酸钾/活性炭溶液中,10min滴加完成;将混合液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至填充率90%,100℃下水热反应3h后,去离子水洗涤,80℃条件下干燥24h,制得纳米二氧化锰/活性炭复合材料;

负极活性物质为稻壳炭、杏壳炭、椰壳炭、竹质炭、沥青基活性炭、煤质活性炭、活性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一种。

所述的导电剂为导电炭黑、导电石墨、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碳纳米管或乙炔黑中的一种。

所述的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聚偏四氟乙烯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

所述的隔膜为PP和PE的复合膜、聚乙烯微孔膜、聚丙烯无纺布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26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