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向硅钢退火炉集中传动辊道安装精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3356.1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8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代义忠;徐丽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4 | 分类号: | C21D9/5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向 硅钢 退火炉 集中 传动 安装 精度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辊道安装精度控制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取向硅钢退火炉集中传动辊道安装精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取向硅钢连续脱碳退火机组是现代化的生产线,其最终产品取向硅钢是电工领域广泛使用的产品,卧式退火炉长345m,高3m,宽2.8m,辊道232根,平均1.5米一根辊道,主要安装在8.5m平台上。退火炉安装的特点是安装周期长,施工工序多,安装工作量大,劳动力投入大。退火炉炉体设备基本是散件供货,现场组装工作量大,安装精度要求高。任何一个环节施工质量没有控制好,都会造成想不到的后果,如炉体氢气泄漏超标、炉辊卡死无法运行、带钢跑偏等问题。
因此已知的取向硅钢退火炉集中传动辊道安装方法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控制辊道与机组垂直度、水平度,解决带钢在退火炉段跑偏的取向硅钢退火炉集中传动辊道安装精度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控制控制好辊道底部与顶部的间隙,预防炉辊热负荷时被束缚、卡住,无法运行的取向硅钢退火炉集中传动辊道安装精度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取向硅钢退火炉集中传动辊道安装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中心线定位控制
在退火炉开始安装前,沿退火炉长度方向,在退火炉传动侧靠近退火炉壳位置每间隔30m设置一个辅助中心线支架,贯穿整个退火炉;
b、集中传动辊道调整控制
在集中传动辊道专用检测工装的内径千分尺的相反端加装定位块防止旋转时滑动,使所述定位块垂直于集中传动辊道专用检测工装本体,且将定位块设置在炉辊上,使炉辊与集中传动辊道专用检测工装本体垂直,用集中传动辊道专用检测工装直接在退火炉体外面操作,达到控制辊道水平度、垂直度安装精度的要求,辊子与机组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控制在0.05/1000以内;
c、防辊子束缚控制
用炉辊法兰下部的调节螺栓控制、调节炉辊与耐火材料之间间隙大小,控制好辊道底部与顶部的间隙,且使辊道底部间隙大于顶部间隙;
d、炉辊法兰检查控制
炉辊安装到位后通过炉辊法兰与炉体连接固定,炉辊法兰的平面安装精度控制是炉辊精度控制的重点:垂直方向将磁力表座固定在炉壳上,挂一根钢丝线,检查法兰的上、下表面上的两点到钢丝线的距离,两者相差不超过1.5mm为合格;水平方向检查,沿炉辊法兰中心位置水平方向拉一根钢丝线,再垂直方向挂钢丝线垂检查其偏差,使炉辊法兰表面近四个角处到所拉钢丝垂线的距离都相差不超过1.5mm;
e、集中传动辊道安装效果检查
用集中传动辊道专用工具穿带棒检查辊道的平行度和垂直度,将穿带棒放在退火炉的入口处,使穿带棒的纵向中心线同机组中心线重合,测出穿带棒的头部与尾部的尺寸;再将穿带棒运行到退火炉尾部测量穿带棒与机组中心线的平行度,所检测的退火炉尾部数据与头部检测的数据相差5mm之内说明辊道安装工作完成并符合要求。
本发明的取向硅钢退火炉集中传动辊道安装精度控制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集中传动辊道专用检测工装的长度为:工装旋转总长2.4m、半径1.2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辊道顶部间隙设置为3mm,辊道底部间隙设置为13m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e中,集中传动辊道专用工具穿带棒采用SUS310不锈钢材质制作,在两条平行设置的不锈钢管之间焊接固定若干中间连接管,在穿带棒不锈钢管的一端焊接固定一中间设置镂空窗口的矩形后导板,另一端焊接固定一矩形前导板;集中传动辊道专用工具穿带棒长8m、宽0.3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集中传动辊道专用工具穿带棒不得旁弯及变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取向硅钢退火炉集中传动辊道安装精度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调整控制步骤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缩短了安装施工时间;
2、有效的提高超长炉体辊道的安装精度,使产品运行跑偏量在10mm以内,优于要求的20mm;
3、通过热态生产考核,无任何卡涩现象,大大延长了辊道的使用和检修周期;确保带钢运行跑偏量的控制,完全满足了生产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心线定位控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炉辊垂直度调整工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33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