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荧光光纤光源及其超荧光的产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3530.2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4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巩马理;陈倚竹;闫平;柳强;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0941;H01S5/042;H01S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光纤 光源 及其 产生 方法 | ||
1.一种超荧光光纤光源,包括:
多个激光二极管泵浦源,用于输出激光,其中,所述超荧光光纤光源的工作温度范围划分为多个工作温区,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源输出的泵浦波长与一个所述工作温区相匹配;
多个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源,分别为所述多个激光二极管泵浦源提供驱动电流;
泵浦合束器,与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源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输出激光进行耦合并注入至增益介质;
所述增益介质,用于吸收所述泵浦合束器注入的所述激光,以激发产生超荧光并且放大,放大的所述超荧光的一部分经所述泵浦合束器耦合后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荧光光纤光源,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超荧光光纤光源所处的工作温区,选择与所处的工作温区对应的一个所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源独立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荧光光纤光源,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超荧光光纤光源所处的工作温区,选择多个所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源共同工作,其中,与所处的工作温区对应的一个所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源的泵浦功率在总泵浦功率中的比重大于其余各个所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源的泵浦功率在所述总泵浦功率中的比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荧光光纤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控制端,所述反射控制端与所述增益介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放大的所述超荧光的另一部分反射至所述增益介质继续放大后经所述泵浦合束器耦合后输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荧光光纤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控制端包括:法拉第旋转镜、反射镜和光纤光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荧光光纤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器,所述隔离器与所述泵浦合束器的荧光输出端连接,用于阻挡由所述泵浦合束器的荧光输出端输出的所述超荧光回馈射入所述泵浦合束器。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超荧光光纤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光谱探头,与所述泵浦合束器的荧光输出端或所述隔离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采集输出的所述超荧光的光谱信息;
数字控制模块,连接在所述光谱探头的输出端和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源之间,根据输出的所述超荧光的平均波长随所述超荧光光纤光源所处的温度的变化情况,对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源的驱动电流进行闭环控制,通过设置合适的泵浦功率以弥补温度变化对所述超荧光光纤光源的平均波长的影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荧光光纤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控制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在不同工作温度状况下采集的所述光谱信息以得到比较结果;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源的驱动电流进行闭环控制。
9.一种超荧光的产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超荧光光纤光源的工作温度范围划分为多个工作温区;
S02:设置多个激光二极管泵浦源,使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源输出的泵浦波长与一个所述工作温区相匹配;
S03:根据所述超荧光光纤光源所处的工作温区,选择至少一个所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源输出激光,其中,所选择的至少一个所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源中包括与所处的工作温区对应的一个所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源,并且该激光二极管泵浦源的泵浦功率在总泵浦功率中的比重大于其余各个所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源的泵浦功率在所述总泵浦功率中的比重;
S04:所述激光经泵浦合束器耦合后注入至增益介质;
S05:所述增益介质吸收所述激光,激发产生超荧光并且放大;
S06:放大的所述超荧光的一部分经所述泵浦合束器耦合后输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荧光的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放大的所述超荧光的另一部分经反射控制端反射至所述增益介质继续放大后经所述泵浦合束器耦合后输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超荧光的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控制端包括:法拉第旋转镜、反射镜和光纤光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荧光的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6之后包括:
所述超荧光经隔离器输出,以避免所述超荧光回馈射入所述泵浦合束器。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荧光的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集输出的所述超荧光的光谱信息;
比较在不同工作温度状况下采集的所述光谱信息以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源的驱动电流进行闭环控制,通过设置合适的泵浦功率以弥补温度变化对输出的所述超荧光的平均波长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35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迟锁相环
- 下一篇:一种DS电源公端子连读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