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动助力翻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3768.5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1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凤;吴万生;盖海军;刘发展;岳建设;赵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7/00 | 分类号: | E21D7/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助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矸设备,具体是一种气动助力翻矸装置,用于矿建施工中翻矸使用。
背景技术
立井井筒施工时利用翻矸台配合吊桶倾倒矸石,带来很大的方便与快捷。但是由于井架二平台的空间、翻矸溜槽自身的体积以及与吊桶与钢梁安全间隙等的影响,翻矸台溜槽被拉起后重心前倾,这就造成电动翻矸时活动溜槽不能依靠重力自然回落,通常做法是在翻矸后侧通过人力用钢丝绳拉活动溜槽,使溜槽拉到重心后倾时,再缓慢松动小绞车钢丝绳,使其下落到位。
这样做带来的弊端是:1、人工拉时至少需2人,浪费人力;2、翻矸台一般配备2人,一人把钩,1人发送信号;2人合力把翻矸台拉过来再去操作小绞车每次至少需要1分多时间,浪费时间;3、人力拉溜槽前需要先松一段拉溜槽的钢丝绳使其有一定下落的距离;如果下放钢丝绳距离过短致使溜槽拉过来重心不会后倾;如果钢丝绳过长重心后倾后下落的冲击力足够把钢丝绳拉断,小绞车拉翻造成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动助力,在现有翻矸设备的基础上改进,利用气动传动原理,依靠气缸,小绞车,解决了现有翻矸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弊端,节省了翻矸时间,提高了提升运输效率。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气动助力翻矸装置,包括井架,二平台主梁,支撑梁,在井架和二平台主梁上安装有翻矸溜槽和固定溜槽,在支撑梁上安装一活动溜槽,活动溜槽底帮用一只马镫与支撑梁相连接,在井架上安装有牵引活动溜槽的电动小绞车,电动小绞车通过钢丝绳与活动溜槽的底帮连接;在井架二平台上安装一个气缸,气缸的缸体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二平台主梁上,活塞头通过一根钢丝绳连接至活动溜槽的底帮。气缸全部伸出的长度加上钢丝绳的长度与活动溜槽拉起到位后的距离相等。
工作时只需松动小绞车,同时打开气缸进气阀,活塞收缩拉动活动溜槽倾倒,到位后,再把放气阀打开放掉余风;活动溜槽拉起时(气缸回风阀常开)顺势把气缸活塞拉出完成一个循环。通过控制气缸循环,带动钢丝绳运动,配合小绞车,帮助翻矸溜槽起落平稳,达到翻矸的作用,保证翻落矸石省时省力。
本发明的效果是:结构简单,起落平稳,节省时间,操作简单,减少人员用工和工人的体力消耗和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缸,2、钢丝绳,3、溜槽,4、马镫,5、连接装置,6、小绞车,7、井架,8、二平台主梁,9、固定溜槽,10、活动溜槽,11、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一种气动翻矸设备用于矿井建设施工中翻落矸石助力用。气动助力翻矸装置包括井架7,二平台主梁8,支撑梁11,在井架7和二平台主梁8上安装有溜槽3和固定溜槽9,在支撑梁11上安装一活动溜槽10,活动溜槽10底帮用一只马镫4与支撑梁11相连接,在井架7上安装有牵引活动溜槽10的电动小绞车6,电动小绞车6通过钢丝绳与活动溜槽10的底帮连接;在井架二平台上安装一个气缸1,气缸的直径95mm,有效形成500mm,气缸的缸体通过固定装置5固定在二平台主梁8上,活塞头通过一根?18.5钢丝绳2连接至活动溜槽10的底帮。气缸全部伸出的长度加上钢丝绳2的长度与活动溜槽10拉起到位后的距离相等。
工作时松动小绞车6,同时打开气缸1的进气阀,活塞收缩拉动活动溜槽10倾倒,到位后,再把放气阀打开放掉余风;活动溜槽10拉起时(气缸回风阀常开)顺势把气缸活塞拉出完成一个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37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