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铆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5014.3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6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蓝健城;朱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32 | 分类号: | B21J15/32;B21J1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铆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艺装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铆接机。
背景技术
空调的钣金件如电器盒、电机支架或阀门支架等做成组件时,需要进行铆接,在现有技术中,铆接方式为人工把铆接螺母送入螺钉孔内,然后在机床上进行铆接。手工铆接的方式导致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铆接效率低,并且容易成型不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自动铆接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铆接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铆接机包括:包括:上料装置,包括:排料机构和输送机构,排料机构用于接收和排列物料,并将排列好的物料依次输出,输送机构连接在自动铆接机的铆接模具和排料机构之间,将来自排料机构的物料输送至铆接模具内。
进一步地,排料机构为振动盘,振动盘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铆接模具距离地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输送机构包括容纳物料的滑槽。
进一步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沿纵向设置在铆接模具与排料机构之间,第一滑槽的第一端与振动盘相连;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第一端与第一滑槽的第二端相连,第二滑槽的第二端为物料输出端。
进一步地,上料装置还包括控制阀门,控制阀门设置在滑槽内。
进一步地,上料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的推杆组件,推杆组件具有推杆,推杆沿第二滑槽方向可伸缩地设置。
进一步地,上料装置还包括支架,振动盘设置在支架上方,推杆组件连接在支架的一侧。
进一步地,铆接模具包括第一模具部和位于第一模具部下方的第二模具部,第一模具部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可移动的滑块,第二模具部上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与滑块相对以驱动滑块的驱动斜面。
进一步地,推杆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凹入部,滑块的第一端具有第二凹入部,第一凹入部与第二凹入部配合形成夹持物料的夹持通孔。
进一步地,第一滑槽的第二端竖直向下延伸,第二滑槽为水平滑槽,第一滑槽的第二端与第二滑槽之间通过倾斜滑槽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滑槽设置在第一模具部与第二模具部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模具部上设置有铆接上凸模,第二模具部上设置有与铆接上凸模配合的铆接下凹模。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自动铆接机包括上料装置,该上料装置包括:排料机构和输送机构,排料机构用于接收和排列物料,并将排列好的物料依次输出,输送机构连接在自动铆接机的铆接模具和排料机构之间,将来自排料机构的物料输送至铆接模具内。本发明利用输送机构和排料机构的配合将人工送料的方式变为自动送料,减少了送料过程中的时间消耗,使送料时间与铆接时间一致,提高了铆接的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自动铆接机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自动铆接机的滑块与推杆的配合前的状态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的自动铆接机的滑块与推杆的配合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自动铆接机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自动铆接机包括排料机构和输送机构,排料机构用于接收和排列物料,并将排列好的物料依次输出,输送机构连接在自动铆接机的铆接模具和排料机构之间,将来自排料机构的物料输送至铆接模具内。本实施例的自动铆接机利用输送机构和排料机构的配合将人工送料的方式变为自动送料,减少了送料过程中的时间消耗,使送料时间与铆接时间一致,提高了铆接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排料机构可以为振动盘11,振动盘11设置在支架15上,以使振动盘11的高度高于铆接模具的高度,输送机构包括容纳物料的滑槽,振动盘11可以将放置在其内部的物料按规定顺序输送到送到滑槽处,并使物料通过滑槽的运输进入到铆接模具内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滑槽包括第一滑槽121和第二滑槽122,第一滑槽121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至振动盘11和铆接模具之间,使物料可以通过自身的重力在第一滑槽121内从振动盘11处滑到铆接模具处,第二滑槽122沿水平方向设置,且第二滑槽122通过斜滑槽与第一滑槽121的第二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5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