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锌锅沉没辊组清洁刮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5459.1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0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东;钱立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颖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00 | 分类号: | C23C2/00;C23C2/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 |
地址: | 20094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没 清洁 刮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锌锅辊组清洁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有关用于锌锅沉没辊组的沉没辊及后稳定辊的刮刀式辊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热镀锌板生产线上,镀锌锌锅的锌液均会因铁元素的带入而产生大量锌渣,而这些锌渣黏附在锅内的沉没辊上就会在带钢上产生压痕及辊印等表面缺陷,降低产品的合格率。近年来由于钢厂的产品升级,汽车用外板及高档家电板的大量投产对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问题就更为突出。在本专利实施以前,为改善沉没辊黏渣,钢厂采取的清辊方式有1.人工刮除,缺点是工作量大不能有效去除。2.汽缸驱动的长刮刀长度1.6~1.9米与沉没辊等宽,缺点是热变形量大,因刀片热变形弯曲后与辊面不能线性贴合而失效,且无法调整,另外长刀刮除辊面结渣时会产生很大阻力,因沉没辊是被动辊,极易产生沉没辊阻转现象而使带钢产生划移伤。3.短刀头250mm~400mm垂直压下的扫描式清辊刮刀,其结构为刀臂刀头垂直安装在刀臂承载小车上的滑槽内,刀臂顶端装有推拉刀臂的汽缸,工作时汽缸下推刀头压向辊面工作,汽缸上拉刀头离开辊面离线。其缺点首先是刀臂自重会叠加在压下汽缸的驱动力上使压下力过大,当调小汽缸驱动力时刀臂又不能可靠的提起离线,所以此设备在使用时往往是以刀臂最小压力即自重做为压下驱动力的,刀头与辊面的接触压力不能根据结渣性质做相应设定。其次使用此种结构无法同时在离辊臂梁较远的后稳定辊上配置刮刀,所以只能做成以单刀臂形式只能清洁沉没辊。4.双刀头并列式刮刀,其特征点为双刀杆采用左右并列设计间距最小为150MM,工作行程不能覆盖全辊长,且两刀臂之间因距离近易被锌液面浮渣黏结造成刀臂无法动作。综上所述的现有清辊方式及设备均存在明显缺点,导致无法有效的清除沉没辊系的结渣现象,因而使用效果极不理想。
国内专利CN201436305U公开了一种锌锅内工作刮刀装置,该装置通过采用短刮刀在辊子长度方向上作来回往复运动来清洁锌锅,并且能够保证良好的直线度,但是其无法精确贴合辊子进行清洁,并且由于在其往复运动中的两个极限位置上很容易对装置本身产生伤害,增加了不必要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不会产生面渣黏连刀臂的现象的锌锅沉没辊组清洁刮刀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有关用于锌锅沉没辊组的沉没辊及后稳定辊的刮刀式辊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架梁1上的往复行走的小车2上设有沉没辊刀臂组件17、18、19、20和稳定辊刀臂组件30及气缸14,21,稳定辊臂组件上的汽缸21通过连杆29驱动稳定辊刀臂组件30,沉没辊和稳定辊刀臂分别在各自汽缸的驱动下从侧面以设定压力压靠在辊面上,机架总成置于辊臂梁下方,电机5置于辊臂梁上方,通过万向轴7及链轮10传动链28将动力传给丝杆11,刀臂承载小车2往复行走以循环扫描方式同时清洁沉没辊及后稳定辊,调节汽缸供气压力能精确控制刀头与辊面的接触压力。
机架梁采用抗弯强度高的矩形方管制作,在往复行走的小车外侧设有3片组合的不影响小车运动的隔热保护罩。
电机安装在温度较低的辊臂梁上方,电机上设有万向轴、转向器、链轮,通过链轮传动将动力传递到刮刀装置上的丝杆11上。
沉没车辊和稳定辊的刀臂杆形状为弧线弯曲形状,能避开辊系之间结构的干扰,使刀头能从侧面选定位置压靠在辊面上,刀头采用短刀设计,长度为250~450mm。
沉没辊和稳定辊的刀臂分为上下二段,由可调偏转角度的刀臂接合器17连接上下二段,结合器由两片法兰、四角四根收紧螺栓、四边四根顶分螺栓构成,在下法兰片的四角螺栓孔下端设有承窝并配有球形垫圈,通过调整螺栓可灵活地调整刀臂的偏转角度,使前端的刀片与辊面精确贴合。
往复行走的小车是采用轨道结构,在小车轨道两端的折返位置设有双限位保护及限位触杆31,使第1限位和第2限位之间的触发距离不受限位器件本体尺寸的制约而设定为10~15mm,其目的是在辊臂内的有限空间内尽量延长小车的行走行程以满足清洁全辊长的工艺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颖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颖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54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镀篮内阴极
- 下一篇:一种超细铂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