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光光伏电池片电极线定位精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5805.6 | 申请日: | 201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7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7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西南航空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光 电池 电极 定位 精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发电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聚光光伏电池片电极线定位精度的方法,属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聚光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光伏系统进入大众的视线,因其具有较高转换效率、发电成本低、环保以及生产设备投资小等优点,被公认为是未来最有前景的大中型光伏发电技术,到目前还没有一种实际应用的产品出现,因此加快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的开发和实际应用研究势在必行。
聚光光伏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寻求的主要益处是在聚光光伏电池片上得到从透镜汇聚过来的高密度太阳光线。
聚光光伏电池片是通过锡膏或者导热导电凝浆或者导热导电胶固定在光电转换接收器电路板上的,如此一来,由于零部件定位设计误差以及装配过程中形成的误差,容易出现光学元件汇聚的光线不能完全集中到聚光光伏电池片上、以及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零部件材质不同导致的受热膨胀系数不同,导致聚光光伏电池片的位置发生变化等问题,致使推广难度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聚光光伏电池片定位精度的方法,该方法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电路板不被氧化以及在聚光光伏电池片上完全接收汇聚的太阳光线,从而提高光伏电池发电效率和发电功率,降低发电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的过程和步骤:
a) 将位于聚光光伏光电转换接收器电路板上面的覆铜基板上刻蚀多道腐蚀槽,刻蚀腐蚀槽的方法如下:(1)首先将覆铜基板清洗;(2)在铜箔上涂上光刻胶;(3)将覆铜基板置于光刻机中,用带有直线和折线腐蚀图形的光绘板对准进行光刻;(4)将曝光后的覆铜基板显影后,冲水甩干,然后坚膜处理;(5)将覆铜基板置于刻蚀机中进行干法或湿法刻蚀;(6)然后将刻蚀后的覆铜基板进行去胶处理;
b)在上述覆铜基板被腐蚀槽划分为两部分的铜箔上,分别先后敷上镍层和金层,就形成了聚光光伏光电转换接收器电路板;
c)在上述聚光光伏光电转换接收器电路板的聚光光伏电池片区域,用锡膏或者导热导电凝浆或者导热导电胶通过丝网印刷网版或点胶方式沉积或涂覆该电池片区域;
d)将聚光光伏电池对准放置于带有涂覆料的聚光光伏光电转换接收器电路板的电池区域内;并采用烘干工艺将涂覆料固化,达到光伏电池和电路板的无缝键合。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电路基板材料各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整个电路板可耐温达120℃,同时保护电路板不被氧化;2电路基板的设计更加精确地定位光伏电池片,保证能够完全接收聚会的太阳光线,从而达到提高发电功率,降低发电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聚光光伏电池片电极线定位精度的方法主视图
图2为一种聚光光伏电池片电极线定位精度的方法侧视图
其中:1、电路基板,2、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片,3、定位基准线,4、腐蚀槽,5、正极区,6、负极区,7、定位基准线,8、定位基准线,9、定位基准线,1a、金层,1b、镍层,1c、铜层,1d陶瓷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聚光光伏电池片电极线定位精度的方法,如图1~2所示,电路基板1上装配有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片区2以及定位基准线3、7、8、9,电路基板1被腐蚀槽4划分为正极区5和负极区6。
陶瓷电路基板材料各层1a,1b,1c,1d之间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既能保护电路板不被氧化,有利于金线或铝线的牢固绑定以及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片的无缝焊接,同时实现整个电路板可耐温达120℃。
在覆铜基板上刻蚀多道腐蚀槽4,腐蚀槽4的宽度为0.5~5mm;尽量最大化正极区5的面积,便于提高系统的传热性能。
为了保证能够完全接收汇聚到的太阳光线,在焊接光伏电池片的焊接区域2形状上设计的和光伏电池片形状一样大小,其误差在0.1mm内。
采用丝网印刷或点胶方式将锡膏或者导热导电凝浆或者导热导电胶涂覆于聚光光伏电池片2区域,以电池片定位基准线3和7为准,将聚光光伏电池片固定在光伏电池片区域2内,基准线8是基准线3同一平面上延伸出去的对位基准线,基准线9是基准线7同一平面上延伸出去的对位基准线,基准线8和9可以是直线或者任何形状的图形。
基准定位线3是聚光光伏电池片有效面积的宽度。基准线3可以是聚光光伏电池片电极的上、下、左、右中的任何一条电极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聚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聚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5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