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弹性模型的真空浇注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6044.6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2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天才;文华;刘飞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39/02 | 分类号: | B29C39/02;B29C39/42;B29C39/44;C08G59/42;C08L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模型 真空 浇注 工艺 方法 | ||
1.一种光弹性模型的真空浇注工艺方法,利用真空浇注成型机及安装在所述真空浇注成型机内的硅橡胶阴模进行浇注成型,所述真空浇注成型机包括真空搅拌控温室、模型成型室及用于控制的控制室,所述硅橡胶阴模安装在所述模型成型室内的固化模具室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弹性模型的真空浇注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根据需要浇注的所述光弹性模型的重量按照100比30~35的重量比例分别称好环氧树脂(128)和顺丁稀二酸酐,并使得所述环氧树脂(128)和所述顺丁稀二酸酐在所述真空搅拌控温室的真空的条件下混合均匀;
步骤二,对所述模型成型室抽真空,并保持真空环境后,再将所述步骤一中混合均匀后的所述环氧树脂(128)和所述顺丁稀二酸酐注入至所述硅橡胶阴模,进行浇注成型;
步骤三,对步骤二中已经浇注成型后的所述光弹性模型进行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弹性模型的真空浇注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包括如下几步:
第一步:把所述环氧树脂(128)及所述顺丁稀二酸酐称好,并把所述环氧树脂(128)倒入所述真空搅拌控温室的第一可控料斗,将所述顺丁稀二酸酐倒入所述真空搅拌控温室的第二可控料斗;
第二步,对所述真空搅拌控温室抽真空,并同时对所述第一可控料斗和所述第二可控料斗加热,其中,将所述第一可控料斗加热到120℃,并持续加热2~3小时;将所述第二可控料斗加热到70℃,并持续加热0.5~1小时后,再使第二可控料斗冷却到60℃;
第三步,完成所述第二步后,将所述第一可控料斗内的环氧树脂(128)及所述第二可控料斗内的顺丁烯二酸酐都倒入所述真空搅拌控温室内的可控混合料斗内进行混合均匀,在混合的整个此过程中,所述可控混合料斗内保持真空,并一直保持恒温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弹性模型的真空浇注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步中,所述真空搅拌控温室内的搅拌马达启动,以对所述可控混合料斗内进行搅动,且所述可控混合料斗内的恒温60℃持续1~1.5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弹性模型的真空浇注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整个过程中,所述固化模具室内的温度一直保持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弹性模型的真空浇注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步骤二之前,对所述硅橡胶阴模预热,直到所述硅橡胶阴模的温度达到60℃为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弹性模型的真空浇注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在将混合的所述环氧树脂(128)和所述顺丁稀二酸酐注入至所述硅橡胶阴模之前,先使所述真空搅拌控温室内进气,利用所述真空搅拌控温室和所述模型成型室之间的压力差使得混合后的所述环氧树脂(128)和所述顺丁烯二酸酐注入所述硅橡胶阴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弹性模型的真空浇注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搅拌控温室内和所述模型成型室内的压力差为20KPa,且所述压力差持续的时间为1~5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弹性模型的真空浇注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在将混合的所述环氧树脂(128)和所述顺丁稀二酸酐全部注入至所述硅橡胶阴模后,先隔开所述真空搅拌控温室与所述模型成型室之间的气道,再对所述模型成型室内的固化模具室持续抽真空0.5~1.5小时后停止抽真空;之后,再向所述固化模具室真空内间隔地分多次进气,直到固化模具室真空内的负压为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弹性模型的真空浇注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间隔的分3次向所述固化模具室真空内进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弹性模型的真空浇注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包括两步:
第一步,当完成所述步骤二的浇注成型之后,继续使所述固化模具室的温度保持恒温60℃,直至所述光弹性模型成胶凝状为止;
第二步,完成所述第一步后,拆去所述硅橡胶阴模后,取出所述光弹性模型,再锯掉所述光弹性模型的飞边及浇冒口,再放到干燥箱中,对所述光弹性模型进行进一步固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弹性模型的真空浇注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步中,先在所述干燥箱中常温干燥0~1小时,然后加热所述干燥箱至温度为60℃,并在60℃的恒温下保持24小时;再以每小时升高1~3℃的速度加热所述干燥箱至温度为120℃,并在120℃的恒温下保持8~24小时;之后再以每小时升高1~3℃的速度加热所述干燥箱至温度为145℃,并在145℃的恒温下保持8~24小时;最后以每小时降低1℃的速度使得所述干燥箱中的温度降低至80℃后,再使所述干燥箱中的温度自然冷却后,取出所述光弹性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60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