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脑散热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7531.4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5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昇鸿;陈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散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脑系统,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导风罩的电脑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扩大,人们对电脑功能的要求不断提升,电脑内部通常需增设多种功能硬件,比如,扩充卡。一般的电脑系统通常装设不同功能的扩充卡,如图形加速显示卡、视讯卡、网卡及声卡等。如此多的扩充卡聚集在电脑机壳内,若不对所述扩充卡进行高效能的散热,热量就会积存在多个扩充卡之间,严重影响扩充卡的寿命以及电脑系统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对扩充卡进行有效散热的电脑散热系统。
一种电脑散热系统,包括有机壳及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导风罩,所述导风罩包括有至少两第一间隔板、位于所述至少两间隔板之间的第一挡板、及第一导引板,所述第一挡板与至少两第一间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口及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挡板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风口与第二通风口的开口,所述第一导引板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内,并自所述至少两第一间隔板中的一第一间隔板延伸至所述第一挡板,用以引导流经所述第一通风口的冷空气通过所述开口流至所述第二通风口。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引板大致呈弧形。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罩包括有底板及大致平行于所述底板的固定板,所述第一间隔板平行于所述第一挡板,并垂直连接在所述底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罩还包括有顶板、第二导引板、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与顶板之间的第二挡板及至少两第二间隔板,述第二挡板与至少两第二间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三通风口及第四通风口,所述第二挡板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三通风口与第四通风口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导引板位于所述第四通风口内,并自所述两第二间隔板中的一第二间隔板延伸至第二挡板。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引板大致呈弧形。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引板自所述第一间隔板延伸至第一挡板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导引板自所述第二间隔板延伸至第二挡板的方向相反。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引板能够位于所述第二通风口内,自所述第一间隔板延伸至所述第一挡板处,所述第一导引板自所述第一间隔板延伸至第一挡板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导引板自所述第二间隔板延伸至第二挡板的方向相同。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内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上安装有中央处理器,所述第一间隔板形成有能够使所述进入机壳的冷空气流经所述中央处理器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中央处理器位于一垂直于所述后板的直线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包括有两相互平行的侧壁,所述导风罩垂直放置于所述两侧壁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电脑散热系统中,所述第二通风口可朝向所述扩充卡,所述第一挡板与至少两第一间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口及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挡板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风口与第二通风口的开口,所述第一导引板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内,并自所述第一间隔板延伸至所述第一挡板,就可将流经所述第一通风口的冷空气通过所述开口流至所述第二通风口。这样,流经第一通风口与第二通风口的冷空气经过所述第一导引板的引导,而由所述第二通风口排出至所述扩充卡,经由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机壳。这样,就可集中、有效地对所述扩充卡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脑散热系统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电脑散热系统中的一导风罩的一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电脑散热系统中的导风罩的另一立体图。
图4是图1的一立体组装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75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型计算机主机箱
- 下一篇:一种新型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