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层异构无线网络系统上行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7737.7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1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彭木根;李远;王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层 无线网络 系统 上行 干扰 协调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构无线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分层异构无线网络系统上行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点到点的宏蜂窝网络的频谱效率达到了理论极限,很难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在宏小区覆盖范围内铺设多层低功率、小覆盖的异构节点,例如微微小区(Pico)、中继、家庭基站、分布式天线等,可以有效地提升系统频谱效率以及改善小区覆盖,并满足热点场景下用户的高速业务需求。3GPP、802.16等标准化组织都针对异构网络在第四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展开了相应的研究。为了提高系统频谱效率,宏小区和热点网络可以采用同频组网,但是由于异构网络的多层覆盖特性,这种组网方式会带来宏小区和热点小区之间的干扰,对于上行而言,干扰源主要来自于距离热点网络较近的边缘宏用户(Macrocell User Equipment,MUE)。如图1所示,为宏基站用户对热点小基站的上行干扰示意图:在宏小区覆盖范围内存在边缘用户MUE1、MUE3和中心用户MUE2,其中MUE1和MUE2距离热点小基站较近,MUE3距离热点小基站较远;如果要求MUE到达宏基站的目标信干噪比相同,MUE1上行发射功率远高于MUE2,MUE3虽然也处于宏小区边缘,但是其到热点小区的距离远大于MUE1,因此,其对热点小基站服务用户PUE造成的上行干扰也远小于MUE1。因此,MUE1对热点小基站服务用户——微微小区中的用户PUE(Pico User Equipment,PUE)造成的上行干扰远高于MUE2和MUE3。由此可见,如何抑制宏基站用户对热点小基站的上行干扰,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现有技术还没有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分层异构无线网络系统上行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以抑制宏基站用户对热点小基站的上行干扰。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层异构无线网络系统上行干扰协调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热点小基站与宏基站之间的协作获取对所述热点小基站造成干扰的宏基站用户信息,并探测所述造成干扰的宏基站用户到所述热点小基站的上行干扰信道;根据所述对所述热点小基站造成干扰的宏基站用户信息和所述造成干扰的宏基站用户到所述热点小基站的上行干扰信道,构造所述造成干扰的宏基站用户上行干扰信道的零空间以得到所述热点小基站服务用户的接收波束赋形矢量;根据所述接收波束赋形矢量进行所述热点小基站服务用户的调度。
优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利用热点小基站与宏基站之间的协作获取对所述热点小基站造成干扰的宏基站用户信息,并探测所述造成干扰的宏基站用户到所述热点小基站的上行干扰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检测所述热点小基站上行受到的干扰触发异构干扰协调。
进一步地,优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热点小基站上行受到的干扰触发异构干扰协调,可以包括:周期性地检测所述热点小基站小区负载和邻小区在不同物理资源块上的干扰,如果同一资源块上的干扰大于预订门限值,触发异构动态干扰协调。
优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利用热点小基站与宏基站之间的协作获取对所述热点小基站造成干扰的宏基站用户信息,可以包括:遍历所述热点小基站的邻小区所在的所有宏基站信息,从基站间接口接收所述热点小基站干扰协调物理资源块对应的对所述热点小基站造成干扰的宏基站用户ID,获得干扰源宏基站用户集合,并获得所述干扰源宏基站用户集合中每个宏基站用户的上行干扰强度以及上行参考信号配置信息。
优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探测所述造成干扰的宏基站用户到所述热点小基站的上行干扰信道,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干扰源宏基站用户集合中宏基站用户的上行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在所述热点小基站干扰协调物理资源块上探测干扰源宏基站用户集合中所有宏基站用户的上行信道状态信息,在每个调度周期从基站间接口获得所述干扰协调物理资源块上受到宏基站调度且处于对应所述干扰源宏基站用户集合中的宏基站用户ID,将所述宏基站用户ID放入协作用户集合,并对其中的元素按照所述上行干扰强度从大到小排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7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