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质混凝土内养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9232.4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邹定华;朱建平;付洁;付玉龙;丁长红;曹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2/10 | 分类号: | C04B22/10;B09B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养护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类,具体涉及一种重质混凝土内养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强混凝土应用中的一个难点在于其高收缩所引起的早期开裂。这种开裂加速外界侵蚀介质对混凝土及结构中钢筋的腐蚀,造成混凝土结构安全性降低。美国学者用“五倍定律”形象地说明了混凝土开裂对结构的影响:对新建项目,每节省1美元,则发现钢筋锈蚀时修复需多追加5美元,混凝土开裂时多追加维护费用25美元,严重破坏时多追加维护费用125美元。“五倍定律”说明混凝土开裂对结构的破坏比钢筋锈蚀更难以修复,造成的损失更大。这一可怕的放大效应促使各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混凝土结构开裂控制的研究。
自收缩是造成高强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由于高强混凝土水胶比低,水泥的水化使混凝土内部湿度大大下降,混凝土孔隙内的水分形成弧度很大的弯液面,造成“自干燥”现象。高强混凝土孔隙尺寸小,由于毛细管效应的作用,“自干燥”现象使混凝土孔壁上产生很大的拉应力,从而在混凝土中产生比干燥收缩大得多的收缩,这种收缩被称为自收缩。为了减小混凝土的收缩,以饱水多孔材料(天然或人工轻集料,多孔聚合物材料)作为内养护材料掺入混凝土中,其所含水在毛细管压力差和湿度差下作用下向混凝土内扩散,起到“内养护”作用,提高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减小混凝土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同时由于水泥水化是固相体积增大的反应,而多孔材料中的水不在混凝土内占体积,因此内养护作用在促进未水化水泥颗粒水化的同时使其产生体积膨胀,进一步降低了混凝土的收缩,从而有效抑制了混凝土的开裂倾向,特别是早期开裂倾向,并可能使混凝土在密闭条件下膨胀。
目前所用的内养护材料使用以减轻混凝土重量或导热率为目的的天然或人工轻集料,或多孔聚合物材料,如专利申请号为201110228108.2,名称为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内养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发明的内养护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含量( 质量份) 为:膨胀剂100,有机高吸水材料1.0~5.0,无机吸水材料0~50,保水剂0~1.0,填充剂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品配制的混凝土具有保水、内养护和抗开裂等功能。但是其发明的内养护剂密度比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低很多,因此在流动性较好的混凝土中容易造成内养护材料的上浮,在流动性不好的混凝土中也可能由于震捣、泵送的原因而上浮,使混凝土的匀质性下降;同时,由于其内部封闭气孔多,气孔率大,强度较普通集料低得多,造成混凝土力学性能下降,从而限制了“内养护”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内养护技术受内养护材料低密度而分层的困扰由来已久。目前的人工轻集料或天然轻集料用于混凝土中主要为了减轻混凝土的重量,提高材料比强度,或是降低材料的导热性能。按《轻集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51-1990)的规定,轻集料混凝土的密度必须小于1950kg/m3,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密度小了300kg/m3以上,因此要求人工轻集料或天然轻集料密度比普通集料(碎石、卵石、砂)的密度小得多。为了满足低密度的要求,轻集料内部必须有大量的气孔。而要降低导热性能也要求材料内部有大量的封闭气孔,材料密度大大降低。一般应用于混凝土中的人工或天然轻集料其表观密度在1400kg/m3或更低,强度也受其内部气孔的影响较普通集料大大降低。多孔聚合物在国外也叫超吸水聚合物(Super-absorption polymer),它能吸收比自身重几百倍或几千倍的水分而膨胀水凝胶,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但用作内养护材料时,其缺点显而易见。一是超吸水的特性使其吸水后的密度非常接近于1,比人工或天然轻集料的密度更低。二是这种材料加入混凝土后与混凝土砂浆之间无粘结,不能作为混凝土的结构组分之一。同时与混凝土结构组分相比,它基本不具有强度,因不仅有分层的问题,还有强度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研制了一种重质混凝土内养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利用工业废弃物,以氧化铝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玻璃为基本原料制备的重质混凝土内养护材料可降低材料的成本。本发明制备的重质混凝土内养护材料主要针对现有内养护材料低密度和低强度的问题,通过材料组成及制备过程的调节使其实现高密度、高强度,同时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重质混凝土内养护材料,由氧化铝工业固体废弃物、废玻璃粉和碱金属碳酸盐按一定比例加水拌和,成型,在900℃~1100℃的烧成温度下高温烧成所得,其中所述的各种原料重量比为氧化铝工业固体废弃物:废玻璃粉:碱金属碳酸盐=(0.87~0.95):(0.04~0.09):(0.01~0.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92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