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2连孔秧苗有序化精确栽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49753.X 申请日: 2012-05-15
公开(公告)号: CN102657052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2
发明(设计)人: 张洪程;陈厚存;郭保卫;林昌明;吴中华;李桂云;张军;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 扬州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6/00 分类号: A01G16/00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卢亚丽
地址: 225009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稻 秧苗 有序 精确 栽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水稻栽培领域,涉及一种水稻2连孔秧苗精确栽培技术,能减少每亩抛摆植穴数,减轻劳动强度和缩短作业时间,利于水稻增产、高产及超高产。

技术背景

目前的水稻抛秧主要采用单孔的塑盘育秧,每穴3-5株秧苗。每亩抛栽1.8-2.5万穴,抛栽穴数太多,浪费劳动力,且田间秧苗分布不均匀,穴间空隙小,透光通气差,影响抛秧稻的高产和稳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水稻抛秧穴(丛,下同)数多,劳工花费大,田间秧苗分布不均匀,群体中、后期通风透光差,易倒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2连孔秧苗精确栽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2连孔秧苗有序化精确栽培法,步骤如下:

先育成2连孔集团秧苗,然后进行点抛或摆植。

上述的2连孔集团秧苗是采用二连孔育秧盘育成,所述二连孔育秧盘是在秧盘平面上设有多个育秧凹坑,每个育秧凹坑底部设有小孔,所述的育秧凹坑每2个为一组构成一个育秧穴,育秧穴内的育秧凹坑在相邻处壁下凹,使每个育秧穴内的2个育秧凹坑局部连通形成二连穴(二连孔)。

本技术因采用稀植法抛摆植,要求秧苗栽后活棵快、分蘖早,对秧苗素质要求较高,通过严格旱育化控,秧龄25-30天,平均每苗带蘖0.5个以上。

采用2连孔塑盘旱育化控培育壮秧,抛栽穴数减少了1/3-1/2,提高抛秧或摆栽速度,显著节省劳力,减少劳动成本,且秧苗分布均匀,田间穴数少,穴间通风透光好,个体健壮,群体结构优化,能较稳定实现水稻高产或超高产,增产10%以上,增效1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二连孔育秧盘局部的结构整体俯视图;

图2为二连孔育秧盘实物照片;

图3为二连孔秧苗根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2所示的一种用于水稻秧苗有序化抛摆植的育秧秧盘且由秧苗穴有序排列组成,每个秧苗穴1是由二个育秧凹坑2排列构成,每个育秧穴1内的二个育秧凹坑2相邻处穴壁向下凹陷坑深的1/2,使这二个育秧坑形成局部连通的二连穴,如此育出的秧苗,二坑的根系串通成为一个整体,如图3,利于抛栽或摆栽。每个育秧坑2的底部设有小孔3,用于调节水分。坑深为1.6厘米。

使用二连孔秧盘培育适龄壮秧,严格化控并实行旱管,秧龄25-30天,平均每苗带蘖≥0.5个。由于每2连孔穴内根系串通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两叉根球,如图3,点抛与传统撒抛相比,既减少了抛栽穴数,又保证了秧苗的均匀度。摆植是将每2连孔穴秧苗按照一定行株距摆植于土中,一般以秧苗根球刚好全入土为宜。因2连孔秧苗根部带土,根球不松散,摆植后秧苗直立。此法摆植速度比传统人工手插洗根秧提高1/3-1/2。单季杂交稻每穴4苗左右,杂交粳稻大田每亩抛植8000-10000个2连孔穴,杂交籼稻每亩8000个2连孔穴;单季常规粳稻一般每穴4-6苗,大穗型粳稻品种每亩抛植10000个2连孔穴左右,中穗型品种每亩12000个2连孔穴左右,穗数型品种每亩14000个2连孔穴左右;双季籼型杂交稻每亩10000-12000个2连孔穴。

精确点抛按一定行距匀抛。精确摆植按照一定行株距,手工将苗钵体栽于土中,一般行距30厘米,株距视密度调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97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