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品储罐的模拟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0096.0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4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郭爱军;王宗贤;陈坤;沐宝泉;刘东;杨普江;王齐;庄士成;蔺爱国;付兴国;侯经纬;张艳梅;刘银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N33/28 | 分类号: | G01N33/28;G01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品 模拟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品储罐的模拟方法和系统,尤其是模拟实际船运过程中油品的储存稳定性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海上运输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石油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油品特别是安定性不好的燃料油在海上运输过程之中容易出现沉渣而发生分层现象,当使用安定性较差的燃料油时,容易造成油路系统产生大量沉渣,形成油泥,过滤器堵塞甚至引起燃烧故障等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品储罐的模拟方法和系统,以模拟油品在船运过程中的储存稳定性。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油品储罐的模拟系统由搅拌系统、进样系统、储油管柱和取样系统组成;搅拌系统由调和罐、搅拌器及回流管路构成,搅拌器设置在调和罐内,出料口设置在调和罐底部,回流管路通过管线将调和罐出料口和调和罐上部连通;进样系统由进料泵和管柱底部截止阀构成,进料泵通过管线与调和罐出料口连接,进料泵通过管柱底部截止阀与储油管柱底部连接;储油管柱由1-4段管柱串联构成,管柱柱体外设置有管柱保温套管,管柱柱体上设置有温度表,在上段管柱顶部设置有管柱顶部放空阀、管柱顶部注气阀和压力表;取样系统由取样口和设置在取样口上的取样阀构成,每段管柱上设置有上、中、下三个取样口段,每个取样口段的取样口沿着管柱筒体轴向均匀分布,每个取样口设1~2个取样阀。
储油管柱高度为0.1~25m,宽度视所需要装载的油样重量而定;储油管柱筒体需耐温、耐压、耐腐蚀,耐受压力为0.1~3.0MPa,耐受温度为-50~120℃;搅拌装置筒体须耐腐蚀。
操作步骤如下:
1)用氮气吹扫管柱内部三次;
2)将待测油样通过搅拌装置搅拌2~5小时,搅拌过程中打开回流管路,便于混合均匀;
3)均匀混合完毕之后,通过进料泵将油样注入到管柱内部;
4)油样注入完毕之后,按照实际需要将管柱维持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力。
5)取样分析,前期为2~3天一次,一月之后为5~7天一次,三月之后为10~15天一次,所取油样的性质应在取样当天完成,所测定的基本性质包括粘度、斑点试验。
本模拟系统结构简单,通过本模拟系统可以真实的模拟油品在船运过程中的储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油品储罐的模拟系统机构示意图。
其中:1调和罐、2搅拌器、3回流管路、4进料泵、5上段管柱、6下段管柱、7管柱保温套管、8上段温度表、9下段温度表、10压力表、11管柱顶部放空阀、12管柱顶部注气阀、13上段取样阀A、14上段取样阀B、15下段取样阀A、16下段取样阀B。
具体实施方式
该模拟系统由搅拌系统、进样系统、储油管柱和取样系统组成;搅拌系统由调和罐1、搅拌器2及回流管路3构成,搅拌器2设置在调和罐内,出料口设置在调和罐1底部,回流管路3通过管线将调和罐出料口和调和罐上部连通;进样系统由进料泵4和管柱底部截止阀17构成,进料泵4通过管线与调和罐出料口连接,进料泵4通过管柱底部截止阀17与管柱连接;储油管柱由上段管柱6和下段管柱5串联构成,管柱柱体外设置有管柱保温套管7,设置有上段温度表9、下段温度表8,在上段管柱6顶部设置有管柱顶部放空阀11、管柱顶部注气阀12和压力表10;取样系统由上段取样阀A13、上段取样阀B14、下段取样阀A15、下段取样阀B16组成,上段取样阀A13、上段取样阀B14连接在上段管柱上,下段取样阀A15、下段取样阀B16连接在下段管柱5上。
实施例1:
某渣油经供氢热裂化后得到供氢热裂化生成油,该生成油经调和后得到合成原油。将该合成原油作为测试油样,此油样经搅拌装置搅拌均匀后,通过管柱底部的连接口处注入管柱内部。管柱顶部的放空阀预先打开,其他所有取样阀均关闭,以免漏油。装完管柱后,将管柱内部氮压充至0.2MPa(G),一月之内3天取样一次,一月之后7天取样一次,测定各油样的粘度、斑点试验。
此管柱高度为18m,设有上中下三个取样口,以管柱上、中部取样口为例,所测性质数据见下表2和表3:
表2 管柱上部油样性质
表3 管柱中部油样性质
上述性质分析表明,随着管柱高度及储存时间的增长,管柱内部的油样表现出来的安定性并不一致,因而可用于模拟船运过程中的油样储存过程。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00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子芯腔密封装置及电流传感器/互感器
- 下一篇:一种整平机上部开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