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沸石分子筛的回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50285.8 申请日: 2012-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3420389A 公开(公告)日: 2013-12-04
发明(设计)人: 刘红星;陆贤;钱坤;王伟;张玉贤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1B37/08 分类号: C01B37/08
代理公司: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代理人: 沈原
地址: 100728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非沸石 分子筛 回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专利涉及一种非沸石分子筛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关于磷酸硅铝分子筛的制备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乙烯和丙烯可用于生产塑料和其他化工产品,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其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世界上98%以上的乙烯产量来自于蒸汽裂解技术,丙烯生产主要以蒸汽裂解生产乙烯的联产品和炼油厂催化裂化的副产品两种形式获得。由于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产能增长有限以及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近年来原油价格上升趋势,使乙烯、丙烯的生产成本随之上升,并且已探明石油资源按现有生产水平仅可开采将近50年,开发非常规石油资源利用技术已迫在眉睫。

甲醇是一种常见的大宗化工原料,可由煤炭、天然气、生物质、固体废物等作为原料来生产,原料来源非常广泛。天然气等原料通过部分氧化法或蒸汽转化法得到合成气(CO+H2),然后在合成甲醇催化剂(如铜/锌氧化物催化剂)的作用下,在合成反应器中转化得到甲醇。天然气或煤经合成气生产甲醇已实现工业化,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日臻完善。非石油资源如天然气资源相对丰富,尽管以很高的消费速度增长,但世界范围内的天然气供应仍可保证100多年。因此,在未来几十年里,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从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和可持续供应能力考虑,天然气等非常规石油资源利用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甲醇制烯烃(Methanol-To-Olefin,简称MTO)是指利用通常由天然气或煤生产的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聚合级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的工艺技术。MTO技术开拓了从非常规石油资源出发制取化工产品的一条新工艺路线,已成为新能源资源技术研究开发热点之一。

甲醇制烯烃过程,需要在分子筛的择形催化的作用下进行。分子筛是一类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沸石型结晶硅铝酸盐。其化学通式为Mx/n[(AlO2)x·(SiO2)y ]·mH2O,式中M为化合价为n的金属离子,通常是 Na+、K+、Ca2 +等。分子筛具有多孔的骨架结构,在结构中有许多孔径均匀的通道和排列整齐 、内表面相当大的空穴。这些晶体只能允许直径比空穴孔径小的分子进入孔穴,从而可使大小不同的分子分开,起到筛选分子的作用,故而得名。根据硅铝酸根中 SiO2/Al2O3的比值不同,分子筛可分为A型、X型、Y型和丝光沸石等。

分子筛被广泛用于分离技术和催化技术,例如用于蛋白质、多糖和合成高分子等物质的分离,也可用作气体和液体的干燥剂。以分子筛为活性组分制得的催化剂通常用作固体酸催化剂。近年来,分子筛催化的非酸式反应(包括氧化、还原、烃类低聚、羰基化等反应)日益引起注意。还发现以其他杂原子(如镓、锗 、铁、硼、磷等)取代铝和硅,所形成的杂原子沸石分子筛 ,具有某些特殊的催化性能。

很多分子筛均可用于甲醇制烯烃的催化剂活性组分,比如广为人们所知的ZSM-5分子筛、SAPO分子筛等。其他可应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的分子筛有T沸石、ZK-5、毛沸石和菱沸石等,US4062905对此进行了描述。专利US4079095描述了采用ZSM-34分子筛催化甲醇制烯烃的过程;专利US4310440描述了AlPO4分子筛催化甲醇制烯烃的过程。截止至目前,应用于MTO反应过程的分子筛以SAPO-34分子筛的性能为最佳。SAPO-34分子筛是一种磷酸硅铝微孔晶体,结构类似于菱沸石,属于三方晶系,具有三维孔道结构,其孔口直径约为0.43nm,比Y、ZSM-5、丝光、Beta等广泛工业应用的分子筛孔径小,具有强择形性,因而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时表现的性能良好,低碳烯烃的选择性较高。

US4440871专利描述了多种含磷分子筛的制备方法。该专利特别阐述了采用硅源、磷源、有机模板剂生产多种SAPO分子筛的方法。

US4752651专利公开了使用ELAPOs和MeAPO的非沸石分子筛应用于甲醇制烯烃的反应过程之中。

US5126308专利研究了分子筛晶粒尺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的50%的分子筛的粒径小于1微米,不到10%的晶体粒径大于2.0微米。该专利还公开了将硅含量限制于0.005到0.05摩尔份数也可提高催化剂的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02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