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片上网络的系统级传输延时模型的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0549.X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3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周芳;吴宁;张肖强;周磊;张颖;葛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5/78 | 分类号: | G06F15/78;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艾中兰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网络 系统 传输 延时 模型 建立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片上网络的系统级传输延时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输入片上网络体系结构和具体应用的相关参数;
(2)根据具体应用,从中选出一条数据流,从该数据流的源节点出发,沿传输路径递推到目的节点,计算所经各路由节点的阻塞延迟时间Bx,y,dir和数据包微片头在源节点的等待时间WSi,最后得到该数据流在片上网络中的传输延时;
(3)如果具体应用中仍有数据流的传输延时未计算,则重复执行步骤(2);
(4)如果具体应用中的所有数据流的传输延时都已计算完毕,则将每条数据流的传输延时求和平均,以此计算出片上网络的平均传输延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片上网络的系统级传输延时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阻塞延迟时间Bx,y,dir的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计算路由节点(x,y)的dir方向输入通道的数据包到达率 ;
b)接着计算数据包在路由节点(x, y)的dir方向上的平均服务时间Tsx,y,dir;
c)然后由平均服务时间和数据包到达率得到数据包被阻塞在缓冲区中的平均等待时间和数据包被阻塞在缓冲区中的概率;
d)最后由数据包被阻塞在缓冲区中的平均等待时间和被阻塞在缓冲区中的概率得到阻塞延迟时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片上网络的系统级传输延时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数据包到达率通过以下式子实现:
式中,为源节点(s, t)的数据包注入率;为源节点(s, t)向目的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概率;R(s, t,, x, y, dir)为路由函数,当源节点(s, t)向目的节点()发送的数据包通过路由节点(x, y)的dir方向通道时,该函数值为1,否则为0。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片上网络的系统级传输延时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从源节点开始沿传输路径顺推第j个路由节点的平均服务时间Tsj通过以下式子实现:
式中,Bl为微片经过第l个路由节点的阻塞延迟时间,M为数据包中所包含的微片个数,Tb为一个微片无阻塞地通过一个路由节点的时间,Aj为影响平均服务时间的下游路由节点个数。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数据包微片头在源节点的等待时间WSi的计算通过以下式子实现:
式中,TR为网络延时,为从源节点输入到网络的数据包到达率,M为数据包中所包含的微片个数,Tb为一个微片无阻塞地通过一个路由节点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05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