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网络服务质量分布式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1549.1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1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杨震;奚望;钟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研究院;杨震;奚望;钟兵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终端 网络 服务质量 分布式 采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分布式移动通信网络服务质量的通用采集方案及其实现方法,具体讲,本发明涉及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物理层信号和服务质量(含语音通信服务和数据通信服务)的海量、实时、动态、分布式采集以及这些信息参数的后续利用。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演化,移动通信网络本身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移动终端,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复杂性,一方面使得用户正确、高效使用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及其服务变成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另一方面,也使得移动运营商在处理用户投诉以及进行网络规划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对于运营商而言,无论从处理用户投诉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的角度考虑,都希望能够实时、准确地采集到能反映出移动终端实际运行状态和运行环境的参数,以保证他们的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物理层信号和服务质量(含语音通信服务和数据通信服务)的海量、实时、动态、分布式采集以及这些信息参数的后续利用的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网络服务质量分布式采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 通过预先定制或其它方式在移动终端上安装一个客户端软件;
b) 当移动终端上电或开机时,预先安装的客户端程序自动运行;
c) 当需要且可能时,运行在移动终端上的客户端程序向终端管理服务器发送一个注册请求,在该请求中包含了移动终端的静态配置信息和客户端程序配置信息;
d) 终端管理服务器对该注册请求予以响应,在该响应包中包含有对应于发起该注册请求的移动终端的客户端软件配置文件信息,客户端程序的运行模式与状态依赖于该配置文件;
e) 取决于客户端程序配置文件,当需要时,客户端程序采集移动终端的静态信息和实时动态运行信息,并生成相应的文件供其它模块使用;
f) 当有电路交换域的语音通信业务发生时,客户端程序将按照一定的规则生成一个对应于该次语音通信业务的语音业务过程文件,需要时,该语音业务过程文件被上传到相应的存储呈现服务器上,供运营商或相关部门后续使用;
g) 当有数据通信业务发生时,客户端程序将按照一定的规则持续生成数据业务过程文件并按照一定的周期实时地通过数据网络将这些数据业务过程文件上传到相应的存储呈现服务器上,供运营商或相关部门后续使用;
h) 存储在存储呈现服务器上的数据,用于移动用户投诉处理、移动网络规划、移动网络优化以及其它相关应用。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a) 所述静态配置信息参数内容包括移动终端的IMSI号、IMEI号、生产商、CPU型号、内存大小、操作系统类型、操作系统版本和固件版本号等;
b) 所述客户端配置文件内容包括表示当前配置文件是否有效、管理服务器的域名或IP地址、当前客户端的版本号、当前客户端的工作模式、表示当前客户端是否要升级、新版本客户端下载URL地址、语音会话过程文件上传URL地址、数据会话过程数据上传URL地址、动态数据采样周期,单位秒、数据会话过程数据上传周期、进行PING测试的服务器地址或域名、进行FTP测试的服务器地址或域名、进行HTTP测试的服务器地址或域名、表示是否弹出满意度调查表、广告URL地址;
c) 所述实时动态运行信息内容包括本次采样时的本机Unix Time的低16位数据、CPU负载大小、空闲RAM的大小、基站LAC值、基站ID值、当前承载网络和接入网络以及接入点类型、接收信号强度值、接收信号切片功率、载干比值、经纬度信息等;
d) 所述语音业务过程文件内容包括移动终端侧的语音呼叫开始时间、移动终端侧的语音呼叫结束时间、呼叫结果、移动终端固定长度静态数据、语音呼叫开始前的最后一批采集的移动终端运行动态参数、语音呼叫过程中多个移动终端运行动态参数、语音呼叫结束后的第一批采集的移动终端运行动态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研究院;杨震;奚望;钟兵,未经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研究院;杨震;奚望;钟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1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