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2024.X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4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彦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H01P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滤波装置。
背景技术
滤波器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基站的收发信机模块的双工器由RF(Radio Frequency,简称为:射频)腔体滤波器构成,位于收发信机单板的背面结构件上,用于单路大功率射频信号的传输。其中,腔体滤波器通常采用具有同轴腔体的同轴滤波器。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向着多频段方向发展,同轴滤波器越来越不能满足移动通信系统的低插入损耗的要求,而具有介质腔体的TE(横电波)01模介质滤波器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TE01模介质滤波器由工作于TE01模式的TE01模介质谐振器构成,由于TE01模介质谐振器采用高Q(功率因数)微波介质陶瓷制作,使得TE01模介质滤波器具有较低的插入损耗,满足了移动通信系统的低插入损耗的要求,走向了商用化。
然而在使用TE01模介质滤波器的过程中发现:TE01模介质滤波器高次谐波与通带的距离为200~400MHz左右,造成TE01模介质滤波器远端的高次谐波的抑制度小于70dB,远端抑制的性能较差。其中,对于介质滤波器来说,远端指超过通带的高频端100MHz以上的频率。
为了克服TE01模介质滤波器的上述缺陷,现有技术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在TE01模介质滤波器的端口处增设金属谐振器,该方案能使高次谐波频率与通带的距离变远,但高次谐波的抑制度仍达不到要求,且插入损耗较大;另一种是在TE01模介质滤波器的前级增设低通滤波器,该方案能提高较高频的高次谐波的抑制度,但由于低通滤波器的阻带平缓不陡峭,对于距离通带200~400MHz左右的高次谐波,无法获得较高的抑制度,且插入损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滤波装置,能降低插入损耗,且能获得较好的远端抑制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滤波装置,包括:第一级单元及第二级单元;所述第一级单元由至少三个同轴滤波器构成,各所述同轴滤波器顺序排列,并沿排列方向与相邻的同轴滤波器耦合;所述至少三个同轴滤波器中沿排列方向的两个不相邻的同轴滤波器感性耦合,以在所述第一级单元通带的高频端产生传输零点;所述第二级单元由至少三个介质滤波器构成,各所述介质滤波器顺序排列,并沿排列方向与相邻的介质滤波器耦合;位于所述第一级单元中排列尾部的同轴滤波器,与位于所述第二级单元中排列头部的介质滤波器耦合;所述第一级单元的通带覆盖所述第二级单元的通带,且所述第一级单元的带宽为所述第二级单元带宽的两倍;所述第一级单元的传输零点位于所述第二级单元的二次谐波频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波装置中,由于由至少三个同轴滤波器构成的第一级单元的通带覆盖由至少三个介质滤波器构成的第二级单元的通带,且第一级单元的带宽为第二单元带宽的两倍,使得将同轴滤波器耦合至介质滤波器时,同轴滤波器的插入损耗降低,从而降低了滤波装置整体的插入损耗。由于通过使第一级单元传输零点位于第二级单元的二次谐波频点,可以使滤波装置对该二次谐波有很高的抑制度,因此获得了较好的远端抑制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个同轴滤波器通过耦合窗耦合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个介质滤波器通过耦合窗耦合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波装置中使用的一种介质滤波器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波装置中使用的一种同轴滤波器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波装置中第一级单元排列尾部的同轴滤波器与第二级单元排列头部的介质滤波器连接后,形成耦合环耦合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波装置的实物照片;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滤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20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