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内燃发动机的燃烧空气的方法以及执行所述类型方法的内燃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2221.1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7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C·W·维吉尔德;A·库斯克;D·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1/13 | 分类号: | F02M3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内燃 发动机 燃烧 空气 方法 以及 执行 类型 | ||
1.一种运行内燃发动机的方法,所述内燃发动机具有至少一个汽缸盖和至少两个汽缸,其中每个汽缸都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以用于将燃烧空气供给到所述汽缸中,所述方法包含:
当所述内燃发动机的燃料供给停止时,启用用于加热所述燃烧空气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被布置在被耦合至所述内燃发动机的总进气管路中,所述总进气管路包括至少两个被合并的进气管路,每个进气管路都通向各自汽缸的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内燃发动机的所述燃料供给停止可预定的时间段时,启用用于加热所述燃烧空气的所述加热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电运行用于加热所述燃烧空气的所述加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在所述内燃发动机的超限模式中恢复的能量运行用于加热所述燃烧空气的所述加热装置。
5.一种内燃发动机,其具有至少一个汽缸盖和至少两个汽缸,其中每个汽缸都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以用于将燃烧空气供给到所述汽缸中,该内燃发动机包含:
进气管路,其通往每个进气口;
总进气管路,至少两个汽缸的所述进气管路在此处合并;
加热装置,其被布置在所述总进气管路中;以及
控制器,其包括用于当停止所述内燃发动机的燃料供给时启用用于加热所述燃烧空气的所述加热装置的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中
至少两个汽缸的所述进气管路合并,从而形成总进气管路,以便形成分配器接合点;以及
所述加热装置被布置为邻近所述分配器接合点,所述进气管路在所述分配器接合点处合并从而形成所述总进气管路,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分配器接合点之间的间隔比汽缸的直径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分配器接合点之间的间隔比汽缸的所述直径的一半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分配器接合点之间的间隔比汽缸的所述直径的四分之一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中
所述加热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条状加热元件,该至少一个条状加热元件的横截面的第一窄侧面向进气燃烧空气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中沿所述至少一个汽缸盖的纵轴线串列布置所述至少两个汽缸,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条状加热元件沿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汽缸盖的所述纵轴线的直线基本水平地对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中沿所述至少一个汽缸盖的纵轴线串列布置所述至少两个汽缸,所述至少一个条状加热元件垂直于与所述至少一个汽缸盖的所述纵轴线平行的直线被基本竖直地对齐。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条状加热元件的面向所述进气燃烧空气流的第一窄末端侧渐缩。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条状加热元件的横截面为弧形设计,以便所述至少一个条状加热元件具有刀片状外形。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具有被彼此间隔开布置的至少两个条状加热元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条状加热元件垂直于与所述至少一个汽缸盖的所述纵轴线平行的直线被基本竖直地对齐,其中至少两个条状加热元件被设置为相对于彼此成锐角。
16.一种发动机方法,其包含:
在第一状况期间,以燃烧运行所述发动机并且停用布置在所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中的加热装置;以及
在第二状况期间,不以燃烧运行所述发动机并且启用所述加热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动机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状况包含发动机温度高于阈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动机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状况包含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低于阈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动机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在所述第一状况和第二状况期间,通过传送进气通过所述加热装置的多个加热元件,均匀地将所述进气分配至所述发动机的每个汽缸。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动机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加热元件被竖直布置,并且所述多个加热元件中的至少两个相对于彼此成锐角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22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制动装置的圆盘衬块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酒水瓶热缩膜热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