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髋臼前柱髂耻异形接骨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2264.X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5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文生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髋臼前柱髂耻 异形 接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折手术治疗用的接骨板,特别是一种髋臼前柱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异形接骨板。
背景技术
髋臼前柱骨折是一种涉及关节且不稳定的骨折,需要对骨折端进行切开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以利关节早期的主动活动,从而达到良好的功能恢复。手术内固定用的接骨板,要求有良好的结构及一定的强度,以满足内固定的要求。目前,髋臼前柱骨折的内固定,通常采用的是一种单平面弧形重建接骨板固定,由于髋臼前柱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解剖的三维曲度及平面变化较大且手术显露不充分,单平面接骨板在手术中塑形费时、费力且不易与髋臼前柱骨面帖服,尤其是接骨板在耻骨结节处很难达到近似侧方垂直折弯,致使复位后的髋臼前柱骨折的骨折端由于接骨板的不帖服固定而导致再移位,如此一来,所述单平面接骨板内固定将影响到骨折解剖复位和有效的内固定,顾其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髋臼前柱异形接骨板使其适宜性较好,以解决上述单平面弧形重建接骨板手术中塑形费时、费力且不易与髋臼前柱三维曲度变化的骨面帖服的问题。
所述髋臼前柱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异形接骨板包括多方向扭转的弧形段和尾端侧后方的折弯段,所述接骨板多方向扭转的弧形段与髂前上棘、耻骨梳相对应,尾端侧后方的折弯段,与耻骨结节相对应,其特征是:接骨板的弧形段与尾端侧后方的折弯段连接成一体,构成三维变化的重建接骨板,接骨板两段平面互成角度相交形成梁样结构,螺钉互成角度固定强度高,骨折端位移小,固定效果好,于髂前上棘、耻骨结节处分别固定,既可有效的固定又避免了固定螺钉植入关节腔内。
所述接骨板为重建接骨板,固定孔之间有很深光滑的凹,使得接骨板可以准确地弯曲、折曲、扭曲改变形状。其螺钉孔为两端浅中间深的椭圆形双向自加压钉孔,允许螺钉双向自加压、多方向固定。
本发明依照髋臼表面的三维弧形曲线设计,与髋臼前柱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解剖的弧度及平面变化相适宜,手术中仅需微量调整并通过螺钉的加压产生微小的形变,即可有效弥补因不同个体异所致接骨板与骨面形态上的细小的差异,使接骨板与骨面贴合更佳。因此,其适应性较好。另外,手术置放其时,无需过多、反复的塑形,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创伤程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1,本发明包括髋臼前柱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异形接骨板多方向扭转的弧形段1,尾端侧后方的折弯段2,所述接骨板为重建接骨板,固定孔之间有很深光滑的凹3,多方向扭转的弧形段和其尾端侧后方的折弯段接骨板均设椭圆形双向自加压螺钉固定孔4,该接骨板的折弯段与接骨板弧形段尾端侧后方连接成一体,两段平面互成角度相交形成梁样结构。
具体实施方案
髋臼前柱骨折行切开复位手术操作时,术中显露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复位骨折端,将多方向扭转的弧形段,与髂前上棘、耻骨梳相对应,尾端侧后方的折弯段,与耻骨结节内面相对应;重建接骨板固定孔之间有很深光滑的凹,可以准确地弯曲、折曲、扭曲改变形状微量调接骨板,整使得接骨板与骨面贴合;两端浅中间深的椭圆形螺钉孔,通过螺钉的双向自加压固定调整骨折端距离,并利用螺钉加压产生接骨板微小的形变,使接骨板与骨面更加紧密贴合。接骨板的弧形段与尾端侧后方折弯段的平面互成角度形成梁样结构,螺钉互成角度固定强度高,骨折端位移小,良好的固定效果减少了螺钉固定数,仅于髂前上棘、耻骨结节处分别固定,且允许螺钉多方向固定,有效地避免了固定螺钉植入关节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文生,未经宋文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22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