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庭侧智能用电策略实现方法和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3781.9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4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曹敏;张建伟;毕志周;杨晴;张志生;高尚飞;陈霍兴;吴谓明;赵建;傅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庭 智能 用电 策略 实现 方法 终端 | ||
1.一种家庭侧智能用电终端,其特征是,由人机交互模块、用电信息采集模块、用电信息管理模块、家居用电控制模块、高级应用模块五部分组成;其中,人机交互模块分别与家居用电控制模块、用电信息管理模块连接;家居用电控制模块、用电信息管理模块又分别与用电信息采集模块连接;用电信息采集模块与高级应用模块连接;
用电信息采集模块通过与智能计量插座及电表实时通信,从而采集家庭用电信息;用电信息管理模块与用电信息采集模块交互实现信息管理和分析;家居用电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家庭智能开关插座从而灵活控制家居电器;高级应用模块提供与电网侧交互的通信接口,实时接收电网服务信息、电价信息并分析。终端处理分析这些复杂信息,可将分析的结果回馈到电网侧,同时以曲线或图表的通俗易懂的方式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展示给用户。
2.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家庭侧智能用电终端内置软件策略的实现方法,其步骤包括:
A.家庭侧智能用电终端通过与电网侧的应用服务接口进行通信交互,内容包括电力政策数据即支付电费、远程通知、用户交电费、电网配电用电紧张度、单户用电信息;
B.家庭侧智能用电终端与单户型发电设施、家庭的电表、配电监测设备、智能开关插座进行物与物的互联,从而实时采集家庭用电数据,即家庭总用电情况、分路用电情况;
C.家庭侧智能用电终端通过将步骤A中电力政策数据和步骤B中家庭用电数据存储在智能用电终端中,按照内置的用电预测算法、用电指导算法为用户提供用电控制策略;
D.家庭侧智能用电终端通过软件实现用电信息采集模块、用电信息管理模块、家居用电控制模块、高级应用模块进行家庭侧的配网监测信息的统计,并将能为电网智能计量、智能调度的数据通过与电网侧的应用服务接口进行数据交互指导智能电网家庭侧的数据分析;
E.电网侧获取到来自家庭侧智能用电终端的监测数据后,通过系统计算得到用户用电量、实时电价、实时电费的信息回馈给家庭侧终端,终端利用这些信息指导每户居民的用电习惯,指导用户按照电网输送点平衡的策略用电;
F.家庭侧智能用电终端指导用户如何智能用电,对每天用电计划与实际用电情况进行对比,智能用电终端能通过数据采集后自动学习,并计算得出调整省电节能的用电方式,提供给用户优化的用电建议;
G.家庭侧智能用电终端作为用户信息查询的窗口,用于查询相关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家庭智能用电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C中的用电预测算法采用的用电指导算法,包括:
能量预测:结合单户型发电设施的数据采集,对未来12小时光伏发电情况进行预测,随着时间推移,自行不断学习推算,并设有人员合理调整参数对预测算法进行调整;
功耗预测:通过对日常用电情况分析比较,结合用户用电习惯,推测出未来1天的功耗使用曲线;
储能预测:预测未来夜间12小时储能设备的容量;
电力调度预测:预测未来白天12小时用电调度情况;
成本分析:通过目前的电能成本值与未来指导用电的电能成本值进行比对分析,指导用户未来的用电;
能损与耗差分析:对家庭的用电设备单耗、家庭用电总耗数据与目前的运行设备的耗差分析、用电效率指标单位变化分析,从而给出整个家庭目前用电的健康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2实现家庭智能用电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G所述查询的相关信息包括阶梯电价、已用电量、剩余金额、预测的剩余时长电力信息;天气、用电政策、使用说明公共信息;单户型发电量、历史用电量、家电功耗、电器使用频率及时长、家电数量用电监测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37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味剂的持久释放
- 下一篇:多肽活性物质冻干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