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灯电缆防盗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3864.8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6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植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H05B3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灯 电缆 防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灯电缆防盗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通过监测电缆是否短路或断路来监测供电电缆的路灯电缆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路灯照明线路和低压供电线路大多采用铝、铜等金属作为电缆芯,而且很多线路都布置在野外,这样给一些不法分子造成盗窃电缆的可乘之机,路灯电缆失窃现象日益严重。不法分子往往在后半夜路灯熄灯后电缆断电、行人稀少之时实施盗窃行为。路灯电缆一旦被偷盗,不仅会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还会影响路灯的正常照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电缆被偷盗。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把电缆一端或两端都固定在路灯混凝土基座里面。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给后期电缆维护工作增加更多的工作量和更大的财力开支,维护费用高;另外,这种情况下如果电缆被破坏管理人员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不利于事故的及时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路灯电缆防盗系统,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随时获得路灯电缆是否被破坏和电缆被破坏的位置,减少维护费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灯电缆防盗系统,包括一个前端控制装置、一个信号控制装置和一个信息处理终端;前端控制装置设于路灯控制箱中,用于在路灯E1不开启状态时给路灯电缆施加一个电压信号;信号控制装置安装在一条路灯线路的最后一盏路灯E1的灯杆上,用于检测路灯电缆的电压信号,依据获得的电压信号来判断电缆的状态,并将状态信号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到信息处理终端;前端控制装置和信号控制装置之间通过路灯电缆连接,路灯E1连接在路灯电缆上;信息处理终端,用于接收并处理信号控制装置所发出的状态信号。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灯电缆防盗系统,其中,前端控制装置包括两个接触器、一个蓄电池组GB1和一个开关控制器K;接触器KM1用于控制路灯电缆的通断电;蓄电池组GB1由连接市电或太阳能电池的充电器EC来充电,用于通过接触器KM2给电缆施加12V的直流电压;开关控制器K用于控制接触器KM1和接触器KM2的闭合和断开。
所述蓄电池组GB1的正极一端设有熔断器FU2,熔断器FU2用于在电路短路时保护蓄电池组GB1。
所述开关控制器K为时光控制器或路灯终端控制器。
所述信号控制装置包括电压检测器VM、信号发射装置、蓄电池组GB2和由整流电桥V和电容C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用于路灯电缆上的电压信号进行滤波整流处理;电压检测器VM用于检测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并根据输出电压判断电缆的状态,并把电缆状态转换成开关信号发送至信号发射装置;信号发射装置,用于不间断地检测电压检测器VM的开关信号以决定是否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报警信号;电压检测器VM和信号发射装置由蓄电池组GB2供电;蓄电池组GB2由接市电或太阳能电池的充电器EC充电。
所述信号发射装置为GSM信号发射装置。
所述蓄电池组GB2的正极一端设有熔断器FU3,熔断器FU3用于在电路短路时保护蓄电池组GB2。
所述路灯E1通过镇流器B连接在路灯电缆上。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可对电缆的状态实时监控,当电缆被盗或发生短路故障时,能迅速及时地通知管理人员,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而通常的防盗、防破坏手段,都是在电缆被盗窃一段时间之后,管理人员才能发现电缆被盗。
2、本发明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维护费用都很低。
3、本发明有后备电源,即使在系统停电的情况下也可长时间工作。在采用太阳能给蓄电池充电时,可忽略停电对本系统造成的影响。
4、本发明可利用GSM网络传送报警信号,能通过GSM网络将电缆被盗的信息发送到指定的手机或电脑等信息处理终端上,使得管理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内知道电缆被破坏的信息,可靠性高。本发明的路灯电缆防盗系统,具有可及时获得电缆的信息、维护费用低、不受停断电的影响、可靠性高等优点。
本发明不仅可用于市政路灯电缆的监控,而且可用于其他用途的低压供电电缆的监控。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权利要求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路灯电缆防盗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路灯电缆防盗系统的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植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植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38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