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输入设备、光输入装置和位置输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4303.X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5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彤;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市阿倍野***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 设备 装置 位置 方法 | ||
1.一种光输入设备,包括:
透明指示板,包含光折变材料,其中,当第一波长的光从光输入设备外部照射透明指示板的一部分时,照射位置处光折变材料的折射率由第一折射率变为第二折射率;
内置光源,布置在所述光输入设备内、所述透明指示板的一侧,用于向所述透明指示板照射第二波长的光,以使得所述第二波长的光在第一折射率的光折变材料中全反射,而在第二折射率的光折变材料中部分反射,且部分折射出所述光折变材料;
光检测器,布置在所述光输入设备内、所述透明指示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内置光源相对,用于检测来自内置光源的、透射通过所述光折变材料的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的强度;以及
处理器,与所述光检测器相连,用于根据光检测器检测到的结果来确定所述第一波长的光照射在所述透明指示板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输入设备,其中,所述透明指示板还包括:
电极,分别位于所述光折变材料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用于向所述光折变材料施加电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输入设备,其中,
当第三波长的光照射光折变材料时或者加热光折变材料时,光折变材料的折射率变回第一折射率。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光输入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输入设备,其中,所述光折变材料包括偶氮苯掺杂向列型液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输入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波长为514n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输入设备,其中,所述光折变材料包括铜卟啉掺杂向列型液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输入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波长为532nm。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光输入设备,其中,所述光折变材料在所述透明指示板中形成单独层,所述层位于所述透明指示板的外层、内层或中间层中的任意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光输入设备,其中,所述光折变材料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均匀分布在所述透明指示板内:掺入构成所述透明指示板的其它材料中;或者在所述透明指示板中形成栅格。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光输入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波长的光为紫外光。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光输入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波长的光为红外光。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输入设备,还包括:由与所述光折变材料不同的另一光折变材料构成的另一光折变材料层,附着在所述光折变材料层之上和/或之下,并且在所述第一波长的光照射时,所述另一光折变材料的折射率变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输入设备,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另一光折变材料层上的、与所述光折变材料层相对的一侧的吸收层,用于吸收所述第二波长的光。
15.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光输入设备,其中,所述内置光源是激光光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光输入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波长的光在所述光折变材料中的入射角比所述第二波长的光在所述光折变材料中的全反射临界角大0.1-5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光输入设备,其中,所述内置光源包括在所述光输入设备内沿二维方向布置的多个光源,并且所述光检测器包括在所述光输入设备内沿二维方向布置的、与所述内置光源相对的多个光检测器。
18.一种光输入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17之一所述的光输入设备;以及
激光指示器,用于发出并向所述透明指示板照射第一波长的光。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输入装置,其中,所述光输入设备的透明指示板被配置用于放置在显示屏的前方,所述显示屏被配置用于显示内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输入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屏是液晶屏幕、等离子屏幕或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之一。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光输入装置,其中,所述激光指示器还发出第三波长的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43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