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放开采顶煤放出三维模拟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5046.1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9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臣;魏立科;潘卫东;杨胜利;赵洪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33/22 | 分类号: | G01N3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采 放出 三维 模拟 实验 平台 方法 | ||
1.一种综放开采顶煤放出三维模拟实验平台,包括有机玻璃板和金属板组合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设有可抽动底板,一可在可抽动底板上移动的综放支架,综放支架紧靠一与可抽动底板平行设置的可抽动直接顶;其中,综放支架沿可抽动直接顶的纵向平行均布,综放支架包括一主体框架,主体框架一侧设有可翻转的放煤挡板;可抽动底板与可抽动直接顶均为条形板排列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放开采顶煤放出三维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框架包括一底座,底座上固定有一支撑柱,支撑柱顶端设有一平板,平板通过一斜板与所述的框架侧边的放煤挡板铰接,放煤挡板的底部铰接有放煤控制杆,放煤控制杆的另一端可滑动的抵在支撑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放开采顶煤放出三维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抽动直接顶和可抽动底板与采煤机的截深匹配。
4.一种综放开采顶煤放出三维模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准备相似模拟材料:选择粒径比与现场破碎顶煤和破碎顶板符合相似条件的散体材料,做实验测试出模拟破碎顶煤的散体材料的自然安息角θ;
b)铺设散体材料:确定预先想测试的顶煤跟踪仪的空间布局,将确定好粒径比的散体材料均匀铺在实验平台箱体内,当铺设到预先设定好顶煤跟踪仪要放置的层位时,按照对应的空间位置放置模拟顶煤跟踪仪的标志点,其中,根据采放比确定顶煤散体材料铺设的厚度;
c)确定放煤边界;根据公式(1)和公式(2)计算出放煤过程留设的煤柱距离,
L0=TANθ×H (1);
L3=TANθ×H (2);
其中,θ为模拟破碎顶煤的散体材料的自然安息角,H为模拟破碎顶煤的散体材料的铺设厚度;
L0为平行于工作面方向的留设煤柱距离,L3为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留设煤柱距离,L0、L3距离之外为放煤的边界;
d)放煤:从留设煤柱距离L0范围外对应的第一个综放支架开始放煤,打开综合支架的放煤口,直到在放煤口看见模拟顶板岩石的散体颗粒出现时,关闭放煤口,依次完成放煤边界内的综放支架的放煤动作;
e)移架:抽出完成放煤的可抽动直接顶,将所有综放支架沿工作面移动到下一个可抽动直接顶,重复步骤d),直至综放支架移动至留设的煤柱距离L3处;
f)计算顶煤回收率:用金属片插入残煤中,隔出已放煤的边界,取出被金属板隔出的区域内模拟顶煤的实验散体物质,并称其重量得到ms,利用公式(3)计算出顶煤回收率S;
其中:ρ为模拟煤炭散体的密度;
L1为有效放煤区域;
L2第一次放煤时的放煤口位置到最后放煤时的放煤口位置之间的距离;
H为实验台中模拟煤层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综放开采顶煤放出三维模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煤跟踪仪空间钻孔布置指导步骤,利用顶煤跟踪仪测得的回收率与步骤f)测算获得的真实回收率S的误差,通过多次试验对比,找出误差最小的标志点的空间分布,从而指导现场顶煤测试时的空间钻孔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50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